时间: 2025-04-26 12:05: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2:05:39
“不含糊”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指言语或行为清晰明确,没有模糊或含糊不清的地方。它强调的是直接、明了和确定性。
在不同的语境中,“不含糊”可以有不同的应用:
“不含糊”这个词汇在中文中的使用历史较长,其基本含义在语言演变中保持相对稳定。它来源于对言语和行为清晰度的描述,逐渐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语境中。
在**文化中,“不含糊”常常与诚信、直率和果断等正面品质相联系。在社会交往中,人们往往赞赏那些言行不含糊的人,因为这代表了他们的可靠性和责任感。
这个词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正面和肯定的。它让我联想到清晰、果断和可信赖的形象。在表达时,使用“不含糊”可以增强信息的明确性和说服力。
在我的职业生涯中,我曾遇到过一位领导,他的决策和指示总是不含糊,这使得团队能够迅速有效地执行任务。这种清晰性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团队士气。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他的话语,不含糊,如同夜空中最亮的星,指引着前行的方向。”
视觉上,“不含糊”让我联想到清晰的图像和明确的线条。听觉上,它可能与清晰、有力的声音相关联,如演讲者的坚定语气。
在英语中,“不含糊”可以对应于“clear-cut”或“unambiguous”。这些词汇在英语中也强调了明确性和无歧义性,但在使用上可能略有不同。
“不含糊”这个词汇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非常重要。它不仅帮助我清晰地传达信息,还增强了我的表达力和说服力。通过深入学和分析,我更加欣赏这个词在不同语境中的应用和意义。
1.
【不】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引证】
《韩非子·喻老》-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 《战国策·赵策》-老妇不闻也。 、 唐·杜甫《兵车行》-被驱不异犬与鸡。 、 明·魏禧《大铁椎传》-后遂不复至。
【组词】
不会、 不大、 不一定、 不古、 不勾、 不才、 不才之事
2.
【含】
古时丧葬时放在死人口里的珠玉 。天子用玉,诸侯用璧,士用米贝。
【引证】
《左传·文公五年《释文》:含作唅。《说文》作琀。-王使荣叔归含且赗。 、 《周礼·天官·玉府》-大丧共(供)含玉。 、 《公羊传·文公五年》-含者何,口实也。 、 《谷梁传·隐公元年》-贝玉曰含。 、 《战国策·赵策三》-死则不得饭含。
3.
【糊】
像粥一样的食物
【组词】
面糊
欺骗,蒙混,敷衍
【组词】
糊弄
1. 【含糊】 不明确;不清晰:~其辞|他的话很~,不明白是什么意思;不认真;马虎:这事一点儿也不能~;犹豫;胆怯(多用于否定式):要比就比,我绝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