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5:36: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5:36:05
词汇“守约施搏”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标准的成语或常用词汇。根据字面意思,我们可以尝试进行一些分析:
结合起来,“守约施搏”可以理解为在遵守约定或承诺的基础上,采取积极的行动或努力。
由于该词汇不常见,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可能较为有限。在文学作品中,可能会用来形容一个人在遵守诺言的同时,积极地采取行动以实现目标。在口语或专业领域中,可能需要创造性地使用该词汇来表达特定的意义。
由于“守约施搏”不是一个标准的成语或常用词汇,其词源和演变可能不明确。它可能是由两个常用词汇组合而成,用以表达特定的意义。
在强调诚信和积极行动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守约施搏”可能被视为一种积极的品质。
该词汇可能给人带来积极、可靠和努力的情感反应。它可能让人联想到那些在遵守承诺的同时,不懈努力以实现目标的人。
在个人经历中,可能会遇到那些在工作中守约施搏的同事或领导,他们的行为往往能够激励他人。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
守约施搏,信步前行,
每一步都坚实而有力。
承诺如山,行动如风,
在时光的长河中,留下不朽的足迹。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人在遵守承诺的同时,积极地采取行动的场景。结合音乐,可以选择一些节奏明快、充满活力的音乐,来表达“守约施搏”的积极意义。
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但类似的概念可以通过不同的词汇组合来表达。
“守约施搏”虽然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但它传达了遵守承诺并积极行动的重要意义。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图和态度。
言近而指远者,善言也;守约而施博者,善道也。
1.
【守】
(会意。从宀,从寸。宀表示房屋;寸是法度。合起来表示掌管法度。本义:官吏的职责,职守)。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寺,廷也;府,文书藏也。-守,官守也。从门,寺府之事也。 、 《书·舜典》-五载一巡守。 、 《左传·二十一年》-王巡虢守。 、 《周礼均人》。注:“地守,衡虞之属。”-均地守。 、 《周礼·内宰》。注:“宿卫者。”-纠其守。 、 《荀子·王制》。注:“谓地也。”-虽守者益。 、 《左传·隐公五年》-官司之守,非君所及也。 、 《孟子·公孙丑下》-我无官守,我无言责也。
2. 【约】
3.
【施】
(形声。从(yǎn),也声。本指旗帜)。
旗飘动。
【引证】
《说文》朱骏声通训定声-旖施,柔顺摇曳之貌。 、 《说文》-施,旗貌。 、 《史记·司马相如传》。索隐:“犹阿那也。”-旖旎(施)从风。
4.
【搏】
(形声。从手,尃(fū)声。本义:搏斗,对打)。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搏,索持也。 、 《广雅》-搏,击也。 、 《谷梁传·僖公元年》-屏左右而相搏。 、 《左传·僖公二十八年》-晋侯梦与楚子博。 、 《礼记·儒行》。疏:“以脚取之为攫,以翼击之为搏。”-鸷虫攫博。 、 《庄子·逍遥游》-搏扶摇羊角而上者。 、 《史记·卫将军骠骑传》-搏战获王。 、 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以坚毅不挠之精神,与民贼相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