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1:18: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1:18:40
词汇“案行”在中文中并不常见,经过查询,它可能是一个较为生僻或专业性较强的词汇,或者可能是某些方言中的词汇。由于缺乏广泛的使用和明确的定义,我将尝试从最契合的角度进行分析。
“案行”可能指的是按照计划或方案行事,即有条理、有计划地执行某项任务或活动。
由于“案行”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可能较为有限。在专业领域,如管理学或项目管理中,可能会使用类似的表达来强调按照既定计划执行的重要性。
由于“案行”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演变可能难以追溯。它可能是由“案”(计划、方案)和“行”(执行、行动)两个字组合而成,强调按照计划行事。
在强调计划性和执行力的文化或社会背景中,“案行”可能被视为一种积极的工作态度。
“案行”可能给人一种有序、可靠的印象,让人联想到高效和专业的形象。
由于“案行”不是一个常用词汇,我在生活中很少遇到与该词汇相关的经历或故事。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案行”来强调有序和计划性:
晨曦初露,案行有序,
每一步都踏在时间的节拍上。
“案行”可能让人联想到整齐的文件、有序的日程表,或者是节奏感强的音乐。
由于“案行”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的对应词汇可能难以比较。
“案行”作为一个不太常见的词汇,其含义和用法相对有限。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语言的多样性和专业性。尽管“案行”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但它强调的有序和计划性是我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值得借鉴的。
1.
【案】
(形声。从木,安声。本义:木制的盛食物的矮脚托盘)。
同本义。
【引证】
《史记·田叔列传》-赵王张敖自持案进食。 、 《后汉书·梁鸿传》-妻为具食,不敢于鸿前仰视,举案齐眉。 、 南朝宋·鲍照《拟行路难》-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
【组词】
捧案;案杯
2.
【行】
(会意。从彳,从亍。本义:走路,行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行,人之步趋也。 、 《广雅》-行,往也。 、 《易·复》-中行独复。 、 《诗·邶风·击鼓》-我独南行。 、 《诗·小雅·大东》-行彼周行。 、 《左传·僖公三十年》-行李之往来。 、 蔡邕《独断》-天子以四海为家,故谓所居为行在所。 、 《论语·述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 《庄子·逍遥游》-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 、 《后汉书·列女传》-羊子尝行路。 、 《世说新语·自新》-行数十里。 、 明·魏禧《大铁椎传》-与偕行。
【组词】
出行、 远行、 行三坐五、 行学、 行行、 行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