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9:41: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19:41:24
减薪: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指减少工资或薪水的数额。在职场环境中,这通常意味着雇员每月的收入会减少。
减薪这个词源于汉语,由“减”和“薪”两个字组成。在古代,“薪”指的是柴火,后来引申为工资或报酬。随着时间的推移,“减薪”逐渐成为描述工资减少的标准词汇。
在经济不景气或公司面临财务困难时,减薪是一个常见的应对措施。它反映了社会经济状况和企业的生存策略,同时也揭示了员工与雇主之间的权力关系。
减薪这个词往往带有负面情感,如焦虑、不安和挫败感。它可能引发对未来的担忧,以及对个人价值和贡献的质疑。
在我的职业生涯中,我曾亲身经历过减薪。那是在一家初创公司,由于资金链断裂,不得不采取这一措施。尽管收入减少了,但团队成员之间的团结和支持让我感到温暖。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减薪”:
在经济的寒冬里,
减薪如雪花般飘落,
每一分减少,
都是对温暖的渴望。
视觉联想:想象一张图表,显示工资逐渐下降的曲线。 听觉联想:听到办公室里低沉的讨论声,关于即将到来的减薪。
在不同语言中,“减薪”有不同的表达方式,如英语中的“pay cut”,德语中的“Lohnkürzung”。尽管表达不同,但核心含义相似,都指工资的减少。
减薪是一个反映经济现实和个人价值的词汇。它不仅影响个人的财务状况,还可能影响心理健康和职业满意度。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理解“减薪”的深层含义有助于更准确地传达情感和信息。
1.
【减】
(形声。从水,咸声。本义:减少,由全体中去掉一部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减,渻也。 、 《广雅》-减,少也。 、 《管子·宙合》-减,尽也。 、 《韩诗·巧言》。传:“少也。”-谮始既减。 、 《左传·文公十七年》-克减侯宣多。 、 《汉书·元帝纪》-太仆减谷食。 、 清·张廷玉《明史》-为减舆从。 、 清·方苞《狱中杂记》-增减要语。 、 清·洪亮吉《治平篇》-今昔而减。 、 清·袁枚《祭妹文》-减一分则喜。
【组词】
减算、 减膳、 减了口里的
2.
【薪】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薪,荛也。 、 《礼记·月令》。注:“大者可析谓之薪。”-收秩薪柴。 、 《周礼·委人》。注:“粗者曰薪,细者曰蒸。”-薪蒸材木。 、 《诗·小雅·无羊》-以薪以蒸。 、 《管子·轻重甲》-农夫得居装而卖其薪荛。 、 《礼记·曲礼》-某有负薪之忧。 、 《孟子》-毁伤其薪木。 、 《聊斋志异·狼三则》-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
【组词】
薪火、 薪桂、 薪柴、 薪樵
可以劈开来用的粗大木柴。
【引证】
《孟子·梁惠王上》-明足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 、 唐·白居易《卖炭翁》-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 《资治通鉴·唐纪》-负薪刍助之。 、 宋·苏洵《六国论》-抱薪救火。
【组词】
薪采、 薪桂、 薪蒸、 薪火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