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5:10: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5:10:10
复叶:在植物学中,复叶是指一个叶柄上长有两个或多个小叶的叶子结构。与单叶(一个叶柄上只有一个叶片)相对。复叶的小叶可以是羽状复叶(小叶排列在叶轴两侧,形似羽毛)或掌状复叶(小叶从叶轴顶端放射状排列,形似手掌)。
复叶一词源自汉语,由“复”(表示重复或多重)和“叶”(表示叶子)组成。在植物学的发展过程中,复叶的概念被用来区分不同类型的叶子结构,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分类植物。
在东亚文化中,植物和自然常常被赋予象征意义。复叶可能被视为生命力和多样性的象征,因为它们展示了自然界中复杂的结构和形态。
复叶可能让人联想到自然界的复杂性和美丽。它们的存在提醒我们自然界的多样性和精细的平衡。
在园艺活动中,了解复叶的类型和特点可以帮助更好地照顾植物,确保它们健康生长。
在诗歌中,复叶可以被用来比喻复杂的人际关系或社会结构:
“在这片复叶的森林中, 每一片小叶都有其独特的旋律, 共同编织成生命的交响曲。”
复叶的图像可能让人联想到宁静的森林或繁茂的花园。在听觉上,风吹过复叶的声音可能被描述为自然的低语。
在不同语言中,复叶的描述可能有所不同,但其基本概念是相似的。例如,在英语中,复叶可以被称为“compound leaf”。
复叶作为一个植物学术语,虽然在日常生活中不常被提及,但在植物学和园艺学中具有重要意义。了解复叶的概念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植物的结构和功能,同时也丰富了我们对自然界的认识。
1.
【复】
(形声。小篆字形,下面的意符“攵”,是甲骨文“止”字的变形,表示与脚或行走有关。上面是声符“畐”(fú)的省形,有“腹满”义,在字中亦兼有表义作用。后来繁化,加义符“彳”(chì),表示行走,现在又简化为“复”。本义:返回,回来)。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復,往来也。 、 《易·复》-反复其道。 、 《诗·豳风·九罭》-公归不复。 、 《仪礼·大射仪》-扬触捆復。 、 《易·泰》-无往不復。 、 《书·舜典》-卒乃復。 、 南朝梁《与陈伯之书》-不远而复,先典攸高。 、 《史记·魏公子列传》-数请之,朱亥故不复谢。 、 《公羊传·襄公三十年》-死者不可復生。 、 《书·大传》-旦復旦兮。 、 《论语》-言不可復也。
【组词】
复还
2.
【叶】
古邑名。在今河南省叶县南。春秋时属楚领地。汉置县。
【组词】
叶县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