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9:41: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9:41:47
“比肩而立”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两个人并肩站立。基本含义是指两个人地位、能力或成就相当,可以相提并论。
“比肩而立”这个成语最早见于《左传·僖公二十五年》:“比肩而立,不亦乐乎?”意指并肩站立,后来引申为地位、能力相当的含义。
在**传统文化中,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和和谐,这个成语体现了这种价值观。在现代社会,它也常用来强调竞争中的平等关系。
这个成语给人以平等、和谐的情感反应,联想到了团结协作和共同进步的场景。
在团队项目中,我和同事们常常比肩而立,共同面对挑战,这种经历让我深刻理解了这个成语的含义。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比肩而立,共赴山河,风雨同舟,共谱华章。”
想象两个人并肩站立的画面,可以联想到和谐的音乐旋律,如双人舞的节奏。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stand shoulder to shoulder”,意指并肩站立,也常用来形容团结一致。
“比肩而立”这个成语不仅描述了物理上的并肩站立,更深层次地表达了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和协作。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它是一个富有表现力的成语,能够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
虽使间世而生,何异~!
1.
【比】
(会意。从二匕,匕亦声。甲骨文字形,象两人步调一致,比肩而行。它与“从”字同形,只是方向相反。《说文》:“二人为从,反从为比。”本义:并列;并排)。
同本义。
【引证】
《诗·小雅·六月》-比物四骊。 、 《尔雅·释鸟》-南方有比翼鸟焉,不比不飞,其名谓之鹣鹣。 、 《史记·天官书》-危东六星,两两相比曰司空。 、 《周礼·世妇》。注:“次也。”-比其具。 、 《周礼·田仆》-及献比禽。 、 《孟子·滕文公上》-子比而同之,是乱天下也。 、 《战国策·燕策》-比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 、 《聊斋志异·促织》-纳比笼中。
【组词】
比肩、 比物、 比集、 比缀
2.
【肩】
(象形。从户,从肉。本义:肩膀)。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肩,髆也。从肉,象形。 、 《尔雅》-北方有比肩之民焉。迭食而迭望。 、 《仪礼·少牢礼》-肩臂臑。 、 《庄子·养生主》-肩之所倚。 、 《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并肩手相接。
【组词】
肩巴、 肩甲、 肩磨、 肩排
3.
【而】
才能。
【引证】
《墨子·尚同下》-然计天下之所以治者,何也?唯而以尚同一义为政故也。 、 《管子·枢言》。微而,犹无能。而、能古字通用-戒之戒之,微而异之。 、 《管子·小匡》-小白承天子之命而毋下拜。 、 《商君书·慎法》-不待我而有成事者也。
4.
【立】
(会意。甲骨文象一人正面立地之形。本义:笔直的站立)。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立,侸也。 、 《易·恒》-君子以立不易方。 、 《史记·项羽本纪》-哙遂入,披帷西乡立。 、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持璧却立。 、 《韩非子·喻老》-立有间。 、 宋·欧阳修《归田来》-卖油翁释担而立。 、 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或立或卧。
【组词】
挺立、 坐立不安;把电线杆立起来;肃立、 立托、 立容、 立戟、 立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