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2:12: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2:12:00
“比肩而事”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肩并肩地一起做事。这个成语强调的是人与人之间紧密合作,共同完成某项任务或面对某个挑战。
在文学作品中,“比肩而事”常用来描绘英雄人物或团队成员之间的团结和协作。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朋友或同事之间的良好合作关系。在专业领域,如商业或工程项目中,这个成语强调团队成员之间的紧密合作和共同努力。
同义词:并肩作战、同心协力、齐心协力 反义词:各自为政、各行其是
同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在于强调的重点不同,“并肩作战”更侧重于战斗或对抗的情境,“同心协力”和“齐心协力”则更强调心意的一致和力量的集中。反义词则反映了缺乏合作和各自独立行动的情况。
“比肩而事”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明确,源自古代汉语,形象地描述了人们肩并肩地一起工作的场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含义和用法基本保持稳定,没有发生显著的演变。
在文化中,团结和合作一直被视为重要的社会价值。因此,“比肩而事”这个成语在社会中具有积极的意义,常被用来鼓励人们团结一致,共同面对挑战。
这个成语给人以积极、团结和协作的情感反应。它让人联想到团队精神和共同努力带来的成功和成就感。
在个人经历中,我曾在一次团队项目中体验到“比肩而事”的感觉。团队成员之间的紧密合作和相互支持,使我们能够克服困难,成功完成了项目。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比肩而事,共绘蓝图,心手相连,共创辉煌。”
视觉上,可以想象一群人肩并肩地工作,形成一幅团结协作的画面。听觉上,可以联想到团队成员之间的鼓励和协作的声音。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有“shoulder to shoulder”或“side by side”,都强调了紧密合作和共同努力的概念。
“比肩而事”这个成语强调了团结和合作的重要性。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个成语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表达团队精神和协作的意义。通过深入学和分析,我更加认识到这个成语在不同语境和文化中的广泛应用和重要性。
方羽杀卿子冠军,增与羽比肩而事义帝,君臣之分未定也。
1.
【比】
(会意。从二匕,匕亦声。甲骨文字形,象两人步调一致,比肩而行。它与“从”字同形,只是方向相反。《说文》:“二人为从,反从为比。”本义:并列;并排)。
同本义。
【引证】
《诗·小雅·六月》-比物四骊。 、 《尔雅·释鸟》-南方有比翼鸟焉,不比不飞,其名谓之鹣鹣。 、 《史记·天官书》-危东六星,两两相比曰司空。 、 《周礼·世妇》。注:“次也。”-比其具。 、 《周礼·田仆》-及献比禽。 、 《孟子·滕文公上》-子比而同之,是乱天下也。 、 《战国策·燕策》-比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 、 《聊斋志异·促织》-纳比笼中。
【组词】
比肩、 比物、 比集、 比缀
2.
【肩】
(象形。从户,从肉。本义:肩膀)。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肩,髆也。从肉,象形。 、 《尔雅》-北方有比肩之民焉。迭食而迭望。 、 《仪礼·少牢礼》-肩臂臑。 、 《庄子·养生主》-肩之所倚。 、 《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并肩手相接。
【组词】
肩巴、 肩甲、 肩磨、 肩排
3.
【而】
才能。
【引证】
《墨子·尚同下》-然计天下之所以治者,何也?唯而以尚同一义为政故也。 、 《管子·枢言》。微而,犹无能。而、能古字通用-戒之戒之,微而异之。 、 《管子·小匡》-小白承天子之命而毋下拜。 、 《商君书·慎法》-不待我而有成事者也。
4.
【事】
(形声。从史,之省声。史,掌管文书记录。甲骨文中与“吏”同字。本义:官职)。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事,职也。 、 《韩非子·五蠹》-无功而受事,无爵而显荣。
【组词】
事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