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2:55: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2:55:01
“三玄”一词源自古代哲学,特指《老子》、《庄子》和《周易》这三部经典著作。这三部作品在哲学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被合称为“三玄”。它们代表了道家和易学的核心思想,对后世的文化、哲学乃至政治都有深远的影响。
在文学领域,“三玄”常被提及作为探讨古代哲学和文化的起点。在学术研究中,“三玄”是研究古代思想史的重要文献。在口语中,虽然不常见,但在讨论**传统文化或哲学时,可能会被提及。
同义词:“道家经典”、“易学经典”。这些词汇都指向了与“三玄”相关的哲学文献。 反义词:由于“三玄”特指这三部作品,没有直接的反义词。但若从哲学流派的角度看,可以与儒家经典(如《论语》、《孟子》)形成对比。
“三玄”一词的词源直接关联到这三部古代著作。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著作的内容和解释有所演变,但“三玄”作为它们的统称一直保持不变。
在**文化中,“三玄”被视为智慧的源泉,对文人墨客和政治家都有深远的影响。它们不仅在哲学上提供了深刻的见解,也在艺术和文学上提供了灵感。
提及“三玄”,可能会让人联想到深邃的哲学思考、古代的智慧以及对自然和宇宙的理解。这种联想往往带有敬畏和好奇的情感。
在我的学术生涯中,研究“三玄”帮助我更好地理解了**古代文化和哲学,这些知识在我撰写论文和进行学术讨论时非常有用。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在三玄的智慧光芒下,我寻找生命的真谛。”
想象一幅画面:一位学者在古籍堆中研读“三玄”,周围是静谧的书房和柔和的灯光。音乐上,可能会联想到古琴的悠扬旋律,象征着古代的智慧和宁静。
在西方文化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三玄”的概念,但若比较,可以与古希腊的“三哲”(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相提并论,都是各自文化中哲学思想的集大成者。
“三玄”不仅是三部古代著作的统称,更是*古代智慧的象征。深入学和理解“三玄”,对于把握*文化的精髓至关重要。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它提供了一个理解古代哲学和文化的窗口,极大地丰富了我的知识体系和思考方式。
1.
【三】
(指事。本义:数目。二加一的和)。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三,天地人之道也。从三数。 、 《广韵》-三,数名。 、 《庄子·齐物论》-二与一为三。 、 《老子》-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 《易·师》。荀注:“三者阳德成也。”-王三赐命。 、 《后汉书·袁绍传》。注:“三者数之小终。”-结恨三泉。 、 《易·需》-有不速之客三人来。 、 《国语·周语下》-纪之以三。 、 《战国策》-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
【组词】
三叉、 三木、 三节、 三学、 三衙、 三巡、 三休、 三脚猫、 三班六房、 三已、 三五
2.
【玄】
(象形。小篆字,下端象单绞的丝,上端是丝绞上的系带,表示作染丝用的丝结。本义:赤黑色,黑中带红)。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黑而有亦色者为玄。 、 《考工记·钟氏》。注:“凡玄色者,在緅缁之间,其六入者与。”-五入为緅,七入为缁。 、 《周礼·染人》。注:“玄纁者,天地之色。”-夏纁玄。 、 《诗·豳风·七月》-八月载绩,载玄载黄。 、 《易·坤》-天玄地黄。 、 《孟子》-篚厥玄黄。 、 《诗·召南·卷耳》-我马玄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