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9:56: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9:56:45
“合胃口”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食物适合某人的口味。基本含义是指某事物符合某人的喜好、需求或期望。
在文学中,“合胃口”常用于形容作品、故事或人物性格与读者的喜好相符。在口语中,它可以用来描述任何事物是否符合个人的偏好,如电影、音乐、食物等。在专业领域,如市场营销,它可能指产品设计符合目标消费者的喜好。
“合胃口”一词源于日常生活中的饮食体验,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扩展到更广泛的领域,用以描述任何事物是否符合个人的喜好。
在**文化中,饮食文化占据重要地位,因此“合胃口”这一概念在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见。它反映了人们对个性化体验的追求和对满足感的重视。
“合胃口”这个词给人一种满足和愉悦的感觉。它让人联想到美味的食物和愉快的体验,因此在描述其他事物时,也常常带有积极的情感色彩。
在日常生活中,我经常用“合胃口”来形容那些我特别喜欢的电影或书籍。例如,当我发现一本小说完全符合我的阅读喜好时,我会说这本小说非常合我的胃口。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如春风拂面,你的诗句合我胃口,温柔地抚慰我心灵的每一处角落。”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展示美味食物的画面,让人联想到“合胃口”的愉悦感。在音乐方面,可以选择一首旋律优美、节奏和谐的曲子,让人感受到“合胃口”的舒适与满足。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to one's taste”或“to one's liking”,它们在含义上与“合胃口”相似,都指某事物符合个人的喜好。
“合胃口”这个词在汉语中非常实用,它不仅用于描述食物,还可以广泛应用于各种情境,表达某事物是否符合个人的喜好。在学*语言和表达时,掌握这样的词汇能够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使交流更加生动和准确。
1.
【合】
(会意。从亼(jí),三面合闭,从口。本义:闭合,合拢)。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合,合口也。 、 《庄子·秋水》-公孙龙口呿而不合。
2.
【胃】
(象形。据小篆字形。上象口袋形的消化器官,下为肉。本义:人和动物贮藏和消化食物的器官)。
同本义。
【引证】
《韩非子·喻老》-疾在肠胃。 、
【组词】
重瓣胃;胃疸、 胃气痛、 胃气
3.
【口】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人的口形。本义:口腔器官,嘴)。
同本义。人类用来发声和进食的器官。
【引证】
《说文》-口,人所以言食也。 、 《国语·晋语》-且夫口三五之门也。 、 《春秋·元命苞》-口之为言达也。 、 《鬼谷子·捭阖》-口者心之门户。 、 《左传·定公四年》-勺饮不入口七日。 、 《后汉书·张衡传》-下有蟾蜍,张口承之。 、 白居易《卖炭翁》-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组词】
口腹、 口分、 口滑、 口辅、 口眼弗闭、 口里摆菜碟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