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1:27: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1:27:38
“合肥市”是安徽省的省会城市,位于东部,长江下游的北岸,是安徽省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中心。合肥市历史悠久,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也是**重要的科教基地之一。
在文学作品中,“合肥市”可能作为一个地理背景出现,描绘城市的风景、历史或人文特色。在口语中,人们可能用“合肥市”来指代该地区的居民或特定的地方特色。在专业领域,如城市规划、经济发展等,“合肥市”可能被用来讨论其发展策略或经济模式。
同义词:合淝(古代名称)、庐州(旧称) 反义词:无明显反义词,但可以与其他城市名称对比,如“北京”、“上海”等。
“合肥”一词源于古代的“合淝”,意指两条河流在此汇合。随着时间的推移,“合淝”演变为“合肥”,并成为城市的正式名称。
合肥市在历史上曾是庐州的治所,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现代合肥市是的科教重镇,拥有多所高等学府和科研机构,如**科学技术大学等。
提到“合肥市”,可能会联想到其悠久的历史、繁荣的现代城市景象以及科技创新的活力。对于当地人来说,这可能是一个充满家乡情怀的地方。
个人经历中,可能会有在合肥市求学、工作或旅行的记忆,这些经历丰富了对这座城市的认识和情感联系。
在诗歌中,可以将“合肥市”作为背景,描绘其四季变换的美景或城市夜晚的灯火辉煌。
通过观看合肥市的城市风光照片或视频,可以感受到其现代化与历史文化的交融。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当地特色的方言或传统音乐。
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合肥市”可能被翻译为不同的名称,但其作为城市的地理和文化特征是共通的。
“合肥市”作为一个地理名称,不仅代表了具体的城市位置,也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和现代发展。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的地理和文化多样性。
1.
【合】
(会意。从亼(jí),三面合闭,从口。本义:闭合,合拢)。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合,合口也。 、 《庄子·秋水》-公孙龙口呿而不合。
2.
【肥】
(会意。从肉,本义:脂肪多)。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肥,多肉也。 、 《大戴礼记·易本命》-坚土之人肥。 、 《礼记·月令》-瞻肥瘠。 、 《左传·桓公六年》。服注:“牛羊曰肥。”-吾牲牷肥。 、 《孟子·梁惠王上》-庖有肥肉,厩有肥马。
【组词】
肥猪;肥肉、 肥腻、 肥汉
3.
【市】
(会意。金文字形,上面是“之”(往),下面是“兮”,表市场嘈杂声。本义:市场)。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古者神农作市,或曰祝融也。-市,买卖之所也。 、 《管子·乘马》-市者,货之准也。 、 《周礼·司市》-大市日昃而市,百族为主;朝市朝时而市,商贾为主;夕市夕时而市,贩夫贩妇为主。 、 《公羊传·宣公十五年》注-因井田以为市,故俗语曰市井。 、 《论语》-肆之市朝。 、 《孟子·梁惠王上》-商贾皆欲藏于王之市。 、 唐·白居易《卖炭翁》-市南门外泥歇。 、 明·刘基《卖柑者言》-置于市,贾十倍。
【组词】
市征、 市曹、 市声、 市人、 市吏、 市刑、 市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