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1:11: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1:11:51
“东篱”一词的字面意思是东边的篱笆。在汉语中,它通常用来形容位于东侧的围栏或篱笆,有时也用来比喻隐居或田园生活的地方。
在文学作品中,“东篱”常被用来营造一种宁静、田园诗般的氛围,如陶渊明的诗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不常用,但在描述乡村风光或表达对自然生活的向往时,仍可能被提及。在专业领域,如园艺或农业,提及“东篱”可能更多是指具体的篱笆或围栏。
“东篱”一词源于古代汉语,其中“东”指方位,“篱”指篱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在文学作品中被赋予了更多的象征意义,成为表达田园生活和隐逸情怀的常用词汇。
在**传统文化中,“东篱”常与隐士、田园生活联系在一起,反映了古人对自然和谐生活的向往。在现代社会,虽然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但“东篱”仍被用来表达对简单、宁静生活的渴望。
“东篱”这个词给我带来一种宁静和安详的感觉,联想到清晨的田园风光和悠闲的乡村生活。它激发了我对自然和简单生活的向往。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在一次乡村旅行中看到过一道东篱,它围绕着一个小菜园,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次经历让我更加欣赏自然和简朴的生活方式。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东篱”:
晨曦初照东篱下,
露珠闪烁菜园间。
悠然自得心无挂,
只愿长留此田园。
想象一幅画面:清晨的阳光透过东篱,照在一片绿油油的菜园上,鸟鸣声在耳边回响,这样的场景给人以宁静和和谐的感觉。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eastern fence”或“eastern hedge”,但它们缺乏“东篱”在中文中所蕴含的文化和情感意义。
“东篱”这个词不仅描述了一个具体的物体,还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和情感内涵。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更深入地把握语言的韵味和文化背景。
1.
【东】
(会意。从木,官溥说,从日在木中。本义:东方,日出的方向)。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东,动也。 、 《白虎通·五行》-东方者,动方也,万物始动生也。 、 《淮南子·天文训》。按:“日所出也。从日在木中,会意。”-东方木也。 、 《广雅·释天》-东君,日也。 、 《易·既济》。虞注:“震为东。”-东邻。 、 《白虎通·情性》-东方者,阳也。 、 宋·辛弃疾《清平乐·村居》-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组词】
关东;旭日东升;东夏、 东朝、 东极、 东君、 东坦、 东裔、 东村女、 东方作、 东记
2.
【篱】
(形声。从竹,离声。本义:篱笆)。
同本义。用竹、苇或树枝等编成的蔽障物,以保护场地。也说“笆篱”。
【引证】
晋·陶潜《饮酒》-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 明·归有光《项脊轩志》-庭中始为篱。
【组词】
樊篱、 篱子、 篱花、 篱门、 篱陌、 篱垣、 篱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