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6:57: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16:57:49
“傍人篱壁”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依靠在别人的篱笆墙上。基本含义是指依赖他人,缺乏独立性,常用来形容那些没有主见、依赖性强的人或行为。
“傍人篱壁”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明确,源自**古代农村社会的生活场景。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逐渐固定为形容依赖他人的行为。
在**传统文化中,强调个人独立和自强不息的精神。因此,“傍人篱壁”这个成语在社会文化背景下常带有负面评价,被视为缺乏勇气和决心的表现。
这个成语给我的情感反应是负面的,它让我联想到那些不愿意承担责任、总是寻求他人帮助的人。这种联想可能会影响我在评价他人时的态度。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经遇到过一些总是傍人篱壁的朋友,他们在面对困难时总是寻求他人的帮助,而不是尝试自己解决问题。这让我意识到独立思考和行动的重要性。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这个成语:
傍人篱壁非我愿,
独立风中自扬帆。
视觉上,我可以想象一个人靠在破旧的篱笆墙上,显得无助和依赖。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风吹过篱笆的声音,给人一种孤立无援的感觉。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cling to someone's coattails”,意指依赖他人,但这个表达在文化内涵和使用场景上与“傍人篱壁”有所不同。
“傍人篱壁”这个成语在汉语中具有明确的负面含义,强调了独立性和自主性的重要性。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这个成语有助于我更准确地表达对他人的评价和期望。
1.
【傍】
(形声。从人,旁声。本义:靠近,临近)同本义。
【引证】
《说文》-傍,近也。 、 《乐府诗集·木兰诗》-双兔傍地走。
【组词】
傍边、 傍通、 傍境、 傍户而立
辅佐。
【引证】
《新书》-四贤傍之。
2.
【人】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侧面站立的人形。“人”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能制造工具改造自然并使用语言的高等动物)。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人,天地之性最贵者也。此籀文象臂胫之形。 、 《礼记·礼运》-故人者,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也。故人者,天地之心也,五行之端也,食味,别声,被色,而生者也。 、 《列子·黄帝》-有七尺之骸、手足之异,戴发含齿,倚而食者,谓之人。 、 清·洪亮吉《治平篇》-人未有不乐为治平之民者也。
【组词】
人王、 人满、 人寰、 人欲、 人人言、 人色、 人头号令、 人淘里
3.
【篱】
(形声。从竹,离声。本义:篱笆)。
同本义。用竹、苇或树枝等编成的蔽障物,以保护场地。也说“笆篱”。
【引证】
晋·陶潜《饮酒》-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 明·归有光《项脊轩志》-庭中始为篱。
【组词】
樊篱、 篱子、 篱花、 篱门、 篱陌、 篱垣、 篱根
4.
【壁】
(形声。从土,辟声。本义:墙壁)。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壁,垣也。 、 《风俗通》-壁亦土也。 、 张衡《思玄赋》-观壁垒于北落兮。 、 《汉书·司马相如传》-家徒四壁立。 、 《聊斋志异·促织》-徘徊四顾,见虫伏壁上。
【组词】
壁有耳、 壁中书、 壁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