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07:29: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07:29:04
博物院:指收藏、研究、展示自然和人类文化遗产的机构,通常包括博物馆、美术馆、科技馆等。字面意思是由“博物”和“院”组成,“博物”指广泛收集各类物品,“院”指机构或场所。
“博物院”一词源于对“博物”(广泛收集物品)和“院”(机构)的结合。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逐渐固定为专门收藏、研究和展示文化遗产和自然历史的机构。
在文化和社会背景中,博物院是传承和展示国家或地区文化、历史的重要场所。它们不仅提供教育功能,也是旅游和休闲的热点。
提到“博物院”,我联想到的是历史的厚重、知识的丰富和文化的传承。它带给我的情感反应是敬畏和好奇,激发我对未知世界的探索欲望。
我曾在一次旅行中参观了一个地方的博物院,那里的展品让我对当地的历史和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也激发了我对历史研究的兴趣。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博物院”:
在时光的博物院里,
每一件展品都诉说着古老的故事,
从石器时代的斧头,
到文艺复兴的画作,
每一刻,都是历史的见证。
视觉上,“博物院”让我想到高大的建筑、明亮的展厅和珍贵的展品。听觉上,可能是参观者低声交谈的声音,或是导览员讲解历史的声音。
在不同语言中,“博物院”可能有不同的对应词汇,如英语中的“museum”,法语中的“musée”。尽管词汇不同,但其功能和意义在全球范围内是相似的。
“博物院”是一个承载着历史、文化和科学知识的词汇。它不仅是一个实体机构,也是知识和文化的象征。在我的语言学习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博物院”这个词,能够丰富我的词汇量,提升我的文化素养。
1.
【博】
(形声。从十,尃(fū)声。“十”意思是四方中央齐备。“尃”有分布之义。本义:大)。
同本义。与“小”相对。
【引证】
《说文》-博,大通也。 、 《诗·鲁颂·泮水》-戎车孔博。 、 《淮南子·泛论》-岂必褒衣博带。 、 王逸《鲁灵光殿赋》-丰丽博敞。 、 《楚辞·招魂》-倚沼畦瀛兮遥望博。 、 《礼记·学记》-不学博依。
【组词】
宽衣博带;博硕、 博硕肥腯
2.
【物】
(形声,从牛,勿声。“勿”是一种杂色旗,表示杂色。本义:万物)。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物,万物也。牛为大物,天地之数起于牵牛,故从牛。 、 《礼记·乐记》-物以群分。 、 《淮南子·天文》-四时之散精为物。 、 《荀子·正名》-物也者,大共名也。 、 《周礼·太宰》-九曰物贡。
【组词】
物品、 物母、 物曲、 物如、 物序、 物祖、 物际、 物恺、 物灵、 物用
3.
【院】
(形声。从阜(fù),完声。“阜”是土山,与土、建筑有关。本义:庭院,院子。房屋围墙以内的空地)。
同本义。
【引证】
《广雅》-院,垣也。 、 《玉篇》-院,周垣也。 、 《增韵》-有垣墙者曰院。 、 汉·司马光《西江月》-深院月明人静。
【组词】
前院;后院;深宫大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