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19:43: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19:43:19
“夷氛”是一个汉语词汇,由“夷”和“氛”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汉语中,“夷”通常指边远地区的非**民族,有时带有贬义;“氛”则指气氛或氛围。因此,“夷氛”字面意思是指边远民族或异族的气氛或氛围,常带有贬义或异域情调的意味。
在文学作品中,“夷氛”可能用来形容异域风情或异族文化的影响,有时带有神秘或不寻常的色彩。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但在历史或文化研究的文献中,可能会用来描述特定历史时期的民族关系或文化交流。
“夷”字最早见于甲骨文,原指东方民族,后泛指边远地区的民族。“氛”字则较早见于《说文解字》,指气或气氛。随着历史的发展,“夷氛”这个词汇的使用逐渐减少,现代汉语中较少使用,但在某些特定的历史文化语境中仍可见其身影。
在古代,由于民族间的交流和冲突,“夷氛”这个词汇常带有一定的政治和文化色彩。它反映了古代中心主义的观念,即视非**民族为“夷”,并对其文化和氛围持有特定的看法。
对于现代人来说,“夷氛”可能引发对古代民族关系的思考,以及对异域文化的好奇和探索。它可能带来一种历史的沉重感,也可能激发对多元文化的欣赏和尊重。
在个人经历中,如果曾接触过与“夷氛”相关的历史文献或文化作品,可能会对这个词汇有更深的理解和感受。例如,阅读关于古代边疆民族的历史书籍,或参观展示异域文化的博物馆展览。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古城墙下,夷氛缭绕,历史的尘埃在风中轻轻飘摇。”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描绘古代边疆民族生活的画作,其中的人物、服饰和环境都充满了“夷氛”。在音乐方面,可能会联想到具有异域风情的音乐,如中东或非洲的音乐风格。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夷氛”的词汇,但类似的表达可以用来描述异域文化的影响,如英语中的“exotic atmosphere”或“foreign ambiance”。
“夷氛”这个词汇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使用较少,但它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反映了古代民族关系的复杂性。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的历史和文化,同时也能够增强对多元文化的认识和尊重。
1.
【夷】
(会意。从大从弓。本义:东方之人。即我囯古代对对东部各民族的统称)。
同本义 。殷代分布在今山东省,江苏省一带。后來蔑指中原以外的各族。
【引证】
《说文》-夷,东方之人也。从大,从弓,会意,弓所持也。字亦作巳。 、 《後后汉书东夷传》-夷有九种。 、 《书饶典》。马注:“萊夷也。”-宅喁夷。 、 《周礼职方式》-四夷八蠻。
【组词】
夷歌、 夷蠻
2.
【氛】
(形声。从气,分声。本义:凶气,古时迷信说法指预示吉凶的云气,多指凶气 )。
同本义。
【引证】
《左传·襄公二十七年》-楚氛甚恶。 、 《国语·楚语》。注:“凶气为氛。”-台不过望氛祥。 、 《汉书·元帝纪》。注:“恶气也。”-氛邪岁增。 、 孙文《序》-环顾国内,贼氛方炽。
【组词】
氛慝,氛邪、 氛厉、 氛霓、 氛杂、 氛秽、 氛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