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5:26: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5:26:05
词汇“夷毁”在中文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常用的词汇,因此在进行深入学*和分析时,我们需要从有限的资料中提取信息。以下是对“夷毁”的分析:
“夷毁”字面意思是指摧毁、破坏到无法恢复的程度。其中,“夷”有平定、消除的意思,“毁”则是破坏、毁坏的意思。结合起来,“夷毁”强调的是彻底的破坏。
由于“夷毁”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文学、口语或专业领域中的使用非常有限。在历史文献中,可能会用来描述战争、灾难等对建筑物或城市的彻底破坏。
“夷毁”的词源较为古老,可能源自古代汉语,用于描述极端的破坏行为。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的使用频率降低,现代汉语中更常用的是“摧毁”、“破坏”等词汇。
在特定的历史或文化背景下,“夷毁”可能与战争、灾难等负面**相关联,反映了人类对破坏和重建的深刻认识。
“夷毁”带给人的情感反应通常是负面的,它让人联想到破坏、失去和痛苦。在表达时,这个词汇可能会用来强调破坏的彻底性和严重性。
由于“夷毁”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个人在生活中遇到与该词汇相关的经历或故事可能较少。然而,在讨论历史**或灾难时,可能会用到这个词汇。
在创作中,可以将“夷毁”用于描述极端的破坏场景,如在诗歌中描绘战争的残酷:
战火燃尽,城池夷毁,
废墟之中,哀鸿遍野。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片废墟的景象,听到风声和残垣断壁的声音,这些都能增强“夷毁”带来的视觉和听觉联想。
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但类似的表达如“total destruction”(彻底破坏)在英语中可以传达相似的意思。
“夷毁”是一个强调彻底破坏的词汇,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不常用,但在描述极端破坏的场景时,它能够提供一种强烈的表达效果。在学*语言和表达时,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丰富词汇量和表达的多样性。
1.
【夷】
(会意。从大从弓。本义:东方之人。即我囯古代对对东部各民族的统称)。
同本义 。殷代分布在今山东省,江苏省一带。后來蔑指中原以外的各族。
【引证】
《说文》-夷,东方之人也。从大,从弓,会意,弓所持也。字亦作巳。 、 《後后汉书东夷传》-夷有九种。 、 《书饶典》。马注:“萊夷也。”-宅喁夷。 、 《周礼职方式》-四夷八蠻。
【组词】
夷歌、 夷蠻
2.
【毁】
(形声。从“土”,表示与瓦器有关。本义:瓦器缺损)。
毁坏;破坏。
【引证】
《列子·汤问》-毁山一毛。 、 《论语·季氏》-毁于椟中。 、 、 清·龚自珍《病梅馆记》-毁其盆。 、 《说文》。段注:“缺者,器破也,因为凡破之称。”-毁,缺也。 、 《小尔雅·广言》-毁,坏也。 、 《孝经·开宗明义》-不敢毁伤。 、 《易·说卦传》-兑为毁折。 、 《春秋·文公十六年》-毁泉台。 、 《左传·文公十八年》-毁信废忠。 、 《左传·襄公三十一年》-然明谓子产曰:“毁乡校何如?” 、 《孙子·谋攻》-毁人之国,而非久也。
【组词】
毁弃、 毁节、 毁车杀马、 毁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