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08:36: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08:36:36
词汇“并容偏覆”是一个汉语成语,由四个字组成,分别是“并”、“容”、“偏”、“覆”。下面我将从各个方面对这个词汇进行深入学*和分析。
“并容偏覆”字面意思是指同时容纳和覆盖,但在成语中,它通常用来形容一个人或事物能够包容不同的意见或情况,不偏不倚,全面考虑。
在文学作品中,“并容偏覆”常用来形容君主或领导者的宽宏大量,能够听取各方意见,做出公正的决策。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能不常使用,但在专业领域,如政治学、管理学中,它可能被用来描述理想的领导风格。
“并容偏覆”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但它体现了中华文化中对于和谐与平衡的追求。在历史演变中,这个成语可能受到了儒家思想中“中庸之道”的影响。
在**传统文化中,“并容偏覆”与“中庸之道”相呼应,强调在处理事务时应该保持平衡和公正。这种思想在社会治理和人际关系中都有所体现。
这个成语给人以稳重、公正的印象,让人联想到一个明智的决策者或一个和谐的社会环境。
在日常生活中,我可能会在讨论团队决策时使用这个成语,强调需要听取所有成员的意见,做出最公正的选择。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并容偏覆心自宽,听取万籁共和弦。”
想象一个会议室中,各方代表围坐一圈,领导者在中间,认真听取每个人的发言,这个场景可以与“并容偏覆”联系起来。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观念可以用“inclusive”或“open-minded”来表达,强调包容性和开放性。
“并容偏覆”这个成语在强调包容性和公正性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它提醒我在做决策时要考虑全面,听取不同的声音。通过学和使用这个成语,我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实践多元化的价值观。
以并容偏覆,抚服异类。
1.
【并】
(会意。《说文》:“从二立。”金文字形,为二人并立之形。本义:并行,并列)。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並,併也。从二立,会意。今隶作並。 、 《仪礼·乡射礼》-並行。 、 《礼记·儒行》-並立则乐。 、 《荀子·儒效》-俄而並乎尧舜。 、 《礼记·玉藻》-並纽约用组。 、 《诗·齐风·还》-並驱从两肩兮,揖我谓我儇兮。 、 《文心雕龙·附会》-並驾齐驱,而一毂统辐。 、 《韩非子·难势》-且夫尧、舜、桀、纣千世而一出,是比肩并踵而生也。
【组词】
并列;并肩作战;并介、 并夹、 并封、 并心
2.
【容】
(会意兼形声。小徐本“从宀,谷(gǔ)。”大徐本看作会意。“宀”是房屋,“谷”是空虚的山洼,都有盛受的意思。本义:容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容,盛也。 、 《易·师》-君子以容民畜众。 、 《汉书·五行志》-言宽大包容。 、 《荀子·解蔽》-故曰心容。 、 《史记·乐书》-广则容奸。 、 明·归有光《项脊轩志》-可容一人居。
【组词】
容隐、 容足、 容接、 容盛、 容民、 容民畜众、 容畜、 容受、 容放
3.
【偏】
(形声。从人,扁声。本义:不正,倾斜)。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偏,颇也。 、 《书·洪范》-无偏无颇。 、 南朝宋·谢灵运《山居赋》-势有偏侧。
【组词】
偏岸、 偏偏倒倒、 偏侧、 偏倒
4.
【覆】
(形声。覆盖,復声。本义:翻转,倾覆)。
同本义。
【引证】
《礼记·檀弓》。注:“谓茨瓦也。”-见若覆夏屋者矣。 、 唐·魏征《谏太宗十思疏》-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 《楚辞·天问》-覆舟斟寻。 、 《庄子·逍遥游》-覆杯水于坳堂之上。 、 《庄子·德充符》-虽天地覆坠。 、 《汉书·贾谊传》-前车覆,后车诫。
【组词】
覆盆、 覆手、 覆杯、 覆水、 覆篑、 覆醢、 覆酱烧薪、 覆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