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33: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33:42
“方驾齐驱”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两辆车并排行驶,比喻双方并肩前进,不分先后,实力相当。这个成语强调的是平等竞争或合作的状态,没有明显的优劣之分。
在文学作品中,“方驾齐驱”常用来形容两个或多个角色在某个领域内的竞争或合作关系,如两位作家在文坛上的地位相当,或者两家公司在市场上的竞争势均力敌。
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以用来描述朋友之间的平等关系,或者在讨论比赛、竞赛时,形容参赛者实力相当。
在专业领域,如经济学、管理学,这个成语可以用来描述企业之间的竞争状态,或者在政治学中,描述不同政治力量之间的平衡。
同义词:并驾齐驱、不相上下、势均力敌
反义词:一马当先、独占鳌头、遥遥领先
“方驾齐驱”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明确,直接来源于古代马车的并排行驶。在古代,马车是主要的交通工具,两辆车并排行驶是一种常见的景象,因此这个成语形象地表达了平等前进的概念。
在**文化中,“方驾齐驱”强调的是和谐与平等,这与儒家思想中的“和为贵”相契合。在社会交往中,这个成语也体现了对等交往的原则,强调在合作或竞争中保持平衡。
这个成语给人以积极向上的情感反应,联想到的是公平竞争和友好合作的场景。它鼓励人们在任何领域都要努力保持平衡,不偏不倚。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用“方驾齐驱”来形容两位同事在项目中的合作,他们各自贡献自己的专长,共同推动项目前进,没有谁明显领先。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两匹骏马,方驾齐驱,蹄声如鼓,共赴远方。”
想象两辆马车并排行驶在古代的街道上,车轮滚动声和马蹄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一幅和谐的画面。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neck and neck”,用来形容比赛中的两名选手或队伍非常接近,不分上下。
“方驾齐驱”这个成语在汉语中是一个非常有用的表达,它不仅形象生动,而且含义丰富,能够准确地传达出平等竞争或合作的状态。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这个成语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和描述平衡与和谐的关系。
令四后方驾齐驱,或有先后,便加谴责。
1.
【方】
(象形。下从舟省,而上有竝头之象。故知并船为本义。本义:并行的两船;泛指并列;并行)。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方,併船也。象两舟总头形。 、 《尔雅》。李注:“竝两船曰方舟。”-大夫方舟。 、 《庄子·山木》-方舟而济于河。 、 《仪礼·乡射礼》。注:“犹併也。”-不足方。 、 《国语·齐语》-方舟设泭。 、 《诗·周南·汉广》-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 《资治通鉴》-操军方连战舰,首尾相接。 、 《史记·郦食其列传》-蜀汉之粟,方船而下。
【组词】
方轨、 方轩
2.
【驾】
(形声。从马,加声。本义:以轭加于马上)。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驾,马在轭中。 、 《吕氏春秋·贵因》-其乱至矣,不可以驾矣。 、 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驾言兮焉求。
【组词】
驾御
3.
【齐】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禾麦穗头长得平整的样子。小篆字形下面多了两条线,表示地面。本义:禾麦吐穗上平整)。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齊,禾麦吐穗上平也。 、 《礼记·曲礼》-立如齐。
4.
【驱】
(形声。从马,区声。本义:奔驰;疾行)。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驱,马驰也。 、 《广雅·释室》-驱,奔也。 、 《易·比》-王用三驱。 、 《诗·鄘风·载驰》-驱马悠悠。 、 宋·欧阳修《新五代史·伶官传》-负而前驱。 、 《聊斋志异·狼三则》-并驱如故。
【组词】
驱弛;驰驱、 长驱、 驱侵、 驱劳、 驱突、 驱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