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20:18: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20:18:46
燃糠自照 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点燃糠秕来照亮自己。这个成语比喻用微不足道的方法来解决问题,或者形容人自力更生,不依赖外力。
在文学作品中,燃糠自照 常用来形容主人公在困境中自力更生,不屈不挠的精神。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能用来形容某人用非常简单或不充分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在专业领域,这个成语可能不太常用,但在讨论自力更生或创新思维时可能会提及。
同义词:自力更生、自给自足、自强不息 反义词:依赖他人、坐享其成、不劳而获
燃糠自照 这个成语出自《左传·宣公十五年》:“燃糠自照,不以烛也。”原意是指在夜晚用点燃的糠秕来照亮自己,后来引申为自力更生的意思。
在传统文化中,燃糠自照 体现了自力更生和坚韧不拔的精神。这种精神在的历史和文化中一直被推崇,尤其是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
这个成语给人以积极向上的情感反应,联想到坚持和努力的精神。它鼓励人们在困境中不放弃,通过自己的努力找到出路。
在个人生活中,燃糠自照 的精神可以激励我们在面对挑战时,不依赖他人,而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来解决问题。
在诗歌中,可以将 燃糠自照 融入到描述坚韧不拔精神的诗句中:
山高路远心不惧,燃糠自照照前行。 风雨兼程志不移,自力更生显英名。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在夜晚点燃糠秕照亮前行的场景,给人一种温暖和希望的感觉。结合音乐,可以选择一些节奏坚定、旋律激励人心的音乐,来增强这种自力更生的精神。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成语或概念可能包括英语中的 "make do with what you have" 或 "improvise",都表达了类似的自力更生的精神。
燃糠自照 这个成语不仅是一个简单的词汇,它代表了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和精神。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个成语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表达自力更生和坚韧不拔的精神,激励我们在面对困难时不放弃,通过自己的努力找到出路。
乡中有学舍,欢贫无以受业,于舍壁后倚听,无遗忘者。夕则燃松节读书,或燃糠自照。
1.
【燃】
(形声。从火,然声。“然”有表意作用。本作“然”。“燃”是后起字。本义:燃烧)。
同本义。
【引证】
曹植《七步诗》-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组词】
燃藜图、 燃灰、 燃灼、 燃顶
2.
【糠】
(形声。从米,康声。本义:从稻、麦等谷皮上脱下的皮、壳)。
本作“穅”,“康”。谷的外壳。
【引证】
《墨子·公输》-邻有糠槽而欲窃之。
3.
【自】
(象形。小篆字形。象鼻形。“自”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鼻子)。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玉裁注:“许谓自与鼻义同音同,而用自为鼻者绝少也。”-自,鼻也。
4.
【照】
(形声。从火,昭声,字亦作炤。本义:明亮;光明)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照,明也。 、 《诗·小雅·正月》-亦孔之炤。 、 《诗·陈风·月出》-月出照兮。 、 《庄子》-昔者十日并出,万物皆照。 、 《郯令景君阙铭》-远近照闻。 、 《谯敏碑》-盛德炤明。 、 《荀子·修身》-炤之以祸灾。
【组词】
照彻、 照澄
照射,照耀。
【引证】
《淮南子·本经》-照耀煇煌。 、 《荀子·天论》。注:“炤与照同。”-日月递炤。 、 《楚辞·灵怀》。注:“知也。”-指日月使延照兮。 、 《乐府诗集·陌上桑》-照我秦氏楼。 、 《乐府诗集·木兰诗》-寒光照铁衣。 、 宋·文天祥《过零丁洋》-留取丹心照汗青。 、 明·魏禧《大铁椎传》-星光照旷野。 、 清·姚鼐《登泰山记》-日照城郭。
【组词】
回光反照;照烂、 照覆、 照焕、 照夜、 照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