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2:06: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2:06:36
词汇“乡元”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因此在进行深入学习和分析时,我们需要从有限的资料中提取信息。以下是对“乡元”这一词汇的分析:
“乡元”的字面意思可以拆分为“乡”和“元”两个部分。其中,“乡”通常指乡村、故乡,而“元”可以指最初、原始、根源等含义。结合起来,“乡元”可能指的是乡村的根源或起源,或者是指与乡村相关的原始状态或核心元素。
由于“乡元”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非常有限。在文学作品中,可能会用来形容乡村的原始美或淳朴状态。在口语或专业领域中,这个词汇可能不会被使用。
由于“乡元”的使用频率极低,很难找到实际的例句。以下是一些假设性的例句:
“乡元”的词源不详,因为它不是一个常用词汇,所以在语言中的演变和变化也难以追踪。
在某些文化或社会背景下,“乡元”可能被用来强调乡村的原始价值和文化遗产,尤其是在强调回归自然、追求简单生活的社会思潮中。
对于一些人来说,“乡元”可能会唤起对乡村生活的美好回忆,对自然和简单生活的向往。它可能代表着一种纯净、宁静的生活方式。
由于“乡元”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个人在生活中遇到与该词汇相关的经历或故事的可能性较低。
在诗歌或故事中,可以将“乡元”用作描绘乡村美景或表达对乡村生活的向往的词汇。
结合图片,可能会联想到宁静的乡村风光、古老的村落或田园生活。结合音乐,可能会联想到轻柔的乡村音乐或自然的声音。
由于“乡元”不是一个国际通用的词汇,它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的对应词汇及其使用情况难以比较。
“乡元”这一词汇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不常见,但它可以作为一个富有诗意的词汇,用来表达对乡村原始美的向往和赞美。在学习语言和表达时,了解和掌握这样的词汇可以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增强语言的多样性和深度。
1.
【乡】
(会意。据甲骨文,像二人对食形。“‘鄉’和‘饗’原本是一字…整个字像两个人相向对坐,共食一簋的情状。本义是用酒食款待别人,是“饗”的古字)。
“乡”假借为行政区域名。
【引证】
《说文》-乡,国离邑民所封乡也。啬夫别治封圻之内六乡六卿治之。 、 《周礼·大司徒》。注:“万二千五百家。”-五州为乡。 、 《广雅》-十邑为乡,是三千六百家为一乡。 、 《礼记·王制》-习乡尚齿。 、 《庄子·逍遥游》-行比一乡。 、 《左传·庄公十年》-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2.
【元】
(会意。从一,从兀。甲骨文字形。象人形。上面一横指明头的部位。上一短横是后加上去的,依汉字造字规律,顶端是一横的,其上可加一短横。本义:头)。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当训首也。-元,始也。 、 《左传·襄公九年》-元,体之长也。 、 《仪礼·士冠礼》-始加元服。 、 《左传·僖公三十三年》-狄人归其元。 、 《左传·哀公十一年》-归国子之元。 、 《孟子》-勇士不忘丧其元。 、 《礼记·曲礼》。注:“头也。”-牛曰一元大武。 、 《新唐书》-吐蕃叛换方炽,敬玄失律,审礼丧元,安可更为西方生事?
【组词】
元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