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18 21:31: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18 21:31:39
词汇“总历”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标准的常用词汇。根据字面意思,“总历”可以理解为“总的经历”或“总的历史”,但在实际语言使用中,这个词汇并不常见。因此,以下的分析将基于这个假设的含义进行。
“总历”可以解释为一个人或事物所有经历的总和,或者是一个组织、国家等的历史总和。
由于“总历”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非常有限。在文学作品中,可能会用来强调一个人或事物的丰富经历或历史深度。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会被使用,因为它不够通俗易懂。在专业领域,如历史学或社会学,可能会使用类似的表达来描述一个长时段的历史或经历。
由于“总历”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的词源和演变难以追溯。它可能是由“总”和“历”两个字组合而成,用来强调经历或历史的总和。
在强调个人或集体经历的文化背景下,“总历”可能会被用来强调经历的丰富性和历史的深度。
“总历”可能会让人联想到时间的流逝和经历的积累,带来一种历史感和沧桑感。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会用更常见的词汇来描述经历,如“经历”、“历史”等,而不是使用“总历”。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总历”来表达时间的流逝和经历的积累:
岁月如梭,总历如书,
每一页都记载着风雨与阳光。
“总历”可能会让人联想到老照片、旧日记等,带来一种怀旧的视觉和听觉感受。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总历”的词汇,但会有类似的表达来描述经历或历史。
“总历”作为一个不常见的词汇,它的使用需要根据具体语境来确定。在强调经历或历史的总和时,它可以是一个有力的表达。然而,在日常交流中,使用更常见的词汇可能更为合适。
1.
【总】
(形声。从糸(mì),悤(cōng)声。糸是细丝,细丝常聚合成一束,故从糸。本义:聚束;系扎)。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总,聚束也。 、 《广雅》-总,结也。 、 《诗·召南·羔羊》-素丝五总。 、 《诗·卫风·氓》-总角之宴。 、 《史记·孝景帝》-令徒隶衣七总布。 、 《汉书·王莽传》-总布二匹。 、 《礼记·内则》-鸡初鸣,咸盥漱,栉、縦,笄、总。 、 《新唐书》-以麻总发。
【组词】
总发、 总角之好、 总丱
2.
【历】
(形声。从謪,厤(lì)声。从“止”,表示与脚、行走有关。本义:经过)。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历,过也。 、 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深践戎马之地, 足历王庭,垂饵虎口。 、 清·姚鼐《登泰山记》-历齐河。 、 《三国志·诸葛亮传》-已历三世。 、 明·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身不历农亩之劳。 、 清·张廷玉《明史》-历两京左右通政。
【组词】
身历、 历时、 历劫、 历岁、 历载、 历远、 历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