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8:19: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8:19:47
“乡谱”一词在中文里通常指的是记录家族或宗族成员及其世系关系的文献或档案。它是一种传统的家族记录方式,用以保存和传承家族的历史、血统和文化。
“乡谱”一词源于**古代,最初是指记录乡村或家族成员的谱系。随着时间的推移,它逐渐成为专门记录家族世系的文献。
在**传统文化中,家族和血缘关系非常重要,因此“乡谱”在社会中占有重要地位。它不仅是家族历史的记录,也是维系家族成员之间情感和责任的纽带。
提到“乡谱”,我联想到的是家族的温暖和连续性,以及对过去的尊重和对未来的承诺。它让我感受到一种深厚的文化传承和家族责任感。
在我的家族中,我们有一本古老的乡谱,每年家族聚会时,长辈们都会翻阅它,讲述家族的故事和历史。这不仅增进了家族成员之间的了解,也加深了我们对家族传统的尊重。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乡谱”:
乡谱翻开,岁月如歌, 血脉相连,代代相传。 家族的根,深植心田, 历史的痕,永不磨灭。
想象一幅画面:一位老人在昏黄的灯光下,小心翼翼地翻阅着一本古旧的乡谱,旁边是一杯热茶,窗外是宁静的乡村夜景。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一种宁静和温馨。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家族记录被称为“family tree”或“genealogy”,它们在形式和功能上与“乡谱”相似,但可能更侧重于个人而非家族的整体。
“乡谱”是一个充满历史和文化意义的词汇,它不仅记录了家族的血脉,也承载了家族的记忆和传统。在我个人的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使用“乡谱”这个词,让我更加珍视家族和文化传承的重要性。
1.
【乡】
(会意。据甲骨文,像二人对食形。“‘鄉’和‘饗’原本是一字…整个字像两个人相向对坐,共食一簋的情状。本义是用酒食款待别人,是“饗”的古字)。
“乡”假借为行政区域名。
【引证】
《说文》-乡,国离邑民所封乡也。啬夫别治封圻之内六乡六卿治之。 、 《周礼·大司徒》。注:“万二千五百家。”-五州为乡。 、 《广雅》-十邑为乡,是三千六百家为一乡。 、 《礼记·王制》-习乡尚齿。 、 《庄子·逍遥游》-行比一乡。 、 《左传·庄公十年》-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2.
【谱】
(形声。从言,普声。本义:记载事物类别或系统的书)。
同本义。
【引证】
《广雅》-谱,牒也。 、 《说文新附》。朱骏声曰:“桓君山云,太史公三代世表,旁行斜上,普效周谱,是谱之名起于周代也。”-谱,籍录也。 、 《旧唐书·经籍志上》-十二曰谱系,以纪世施继序。
【组词】
食谱;歌谱;谱学、 谱录、 家谱;棋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