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03:49: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03:49:25
乡贤: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乡村中的贤人”,通常指的是在乡村社区中有德行、有才能、有影响力的人物。他们可能是地方上的知识分子、退休官员、企业家或其他对社区有积极贡献的人。
在文学中,乡贤常常被描绘为乡村的守护者和智慧的象征,他们的故事往往带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和人文关怀。在口语中,乡贤可能被简单地称为“村里的能人”或“地方上的名人”。在专业领域,如社会学或农村发展研究中,乡贤的概念可能被用来分析地方治理和社会资本的构建。
同义词:地方名流、村中、乡土智者 反义词**:乡间恶霸、地方无赖
同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在于强调的重点不同,如“地方名流”可能更侧重于社会地位,而“乡土智者”则更强调智慧和学识。反义词则代表了乡贤的对立面,即那些在社区中产生负面影响的人物。
乡贤一词在**传统文化中有着悠久的历史,它源自于对乡村中有德行和才能的人的尊称。随着社会的发展,乡贤的概念也在不断演变,现代社会中,乡贤的角色更加多元化,他们可能是社区发展的推动者,也可能是文化传承的守护者。
在**,乡贤往往与儒家文化中的“乡绅”概念相联系,他们被期望成为道德的楷模和社会的稳定力量。在现代社会,乡贤的角色更加注重实际的社会贡献,如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参与乡村治理等。
乡贤这个词汇给人以正面的情感反应,它让人联想到乡村的宁静、和谐以及人与人之间的互助与尊重。在表达中,乡贤常常被用来赞扬那些在基层社会中默默奉献的人。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经遇到过一位乡贤,他在村里组织了多次文化活动,不仅丰富了村民的精神生活,还帮助年轻人了解和传承传统文化。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乡贤:
乡贤如古树,根深叶茂在村头,
智慧如清泉,润泽心田永不休。
乡贤可能让人联想到一幅画面:一位老者在村头的大树下,周围围坐着一群村民,老者正讲述着古老的故事,孩子们聚精会神地听着。这样的场景可能伴随着乡村的鸟鸣和风声。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
1.
【乡】
(会意。据甲骨文,像二人对食形。“‘鄉’和‘饗’原本是一字…整个字像两个人相向对坐,共食一簋的情状。本义是用酒食款待别人,是“饗”的古字)。
“乡”假借为行政区域名。
【引证】
《说文》-乡,国离邑民所封乡也。啬夫别治封圻之内六乡六卿治之。 、 《周礼·大司徒》。注:“万二千五百家。”-五州为乡。 、 《广雅》-十邑为乡,是三千六百家为一乡。 、 《礼记·王制》-习乡尚齿。 、 《庄子·逍遥游》-行比一乡。 、 《左传·庄公十年》-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2.
【贤】
(形声。从贝,与财富有关。本义:多财)。
有德行;多才能。
【引证】
《说文》-贤,多才也。 、 《庄子·徐无鬼》-以财分人之谓贤。 、 《史记》-相如既归,赵王以为贤大夫。 、 诸葛亮《出师表》-闲贤臣。
【组词】
贤声远达、 贤歌、 贤才、 时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