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5:39: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5:39:50
“乱头粗服”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头发散乱、衣服粗糙。基本含义是指外表不修边幅,形容人的仪表不整洁,生活简朴或不讲究外表。
“乱头粗服”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传统,源自古代对人物外貌的描述。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基本保持不变,但在现代社会中,由于审美和生活方式的变化,这个成语的使用频率可能有所下降。
在**传统文化中,人们往往强调内外兼修,外表的整洁与内在的修养同样重要。因此,“乱头粗服”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对个人形象的期望和评价。
这个成语可能让人联想到不拘小节、随性自然的生活态度,也可能让人感到一种不修边幅的随意感。在某些情境下,这种描述可能带有一定的负面情感,如不尊重他人或不重视场合。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遇到过一些艺术家或创作者,他们常常以乱头粗服的形象示人,这似乎成了他们个性和创作风格的一部分。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乱头粗服下,心藏万卷书。”
视觉上,这个成语可能让人联想到一个头发凌乱、衣着简单的人的形象。听觉上,可能没有特定的声音联想,但可能会让人想到与这个形象相关的对话或描述。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unkempt”或“shabby”,它们也有不整洁、邋遢的含义。
“乱头粗服”这个成语在描述人的外表时,提供了一种简洁而形象的表达方式。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和掌握这样的成语有助于丰富我们的词汇量和表达能力。
双脸断红初却坐,乱头粗服总倾城。
自己是~,孩子们也啼哭喧闹。
1.
【乱】
(会意。金文字形,象上下两手在整理架子上散乱的丝。是“乱”的本字。本义:理丝)。
同本义。
【引证】
杨树达《积微居小学述林》-人以一手持丝,又一手持互以收之,丝易乱,以互收之,则有条不紊,故字训治训理也。
2. 【头】 名词后缀。 方位词后缀。
3.
【粗】
(形声。从米,且声。本义:糙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粝米也。禾黍粟十六斗大半斗为米一斛。-粗,疏也。 、 《左传》-粮则无矣,麤则有之。
【组词】
粗糠
4.
【服】
车厢。
【引证】
《考工记·车人》-大车牝服二柯,有参分柯之二。 、 《周礼·山虞》-凡服耜,斩季材,以时入之。
负载;负荷。
【引证】
《墨子》-车为服重致远,乘之则安,引之则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