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9:41: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19:41:05
词汇“动悸”是一个汉语词汇,下面我将从多个角度对其进行深入学*和分析。
“动悸”字面意思是指心脏跳动不安,感到心慌。基本含义是指心脏跳动异常,通常伴随着紧张、恐惧或激动等情绪。
“动悸”由“动”和“悸”两个字组成。“动”表示动作或活动,“悸”表示心脏跳动不安。在古代汉语中,“悸”已有心脏跳动不安的含义,而“动悸”则是这一含义的强化和具体化。
在**文化中,心脏被视为情感和精神活动的中心,因此“动悸”不仅描述生理现象,也常用来形容心理状态。在社会交往中,人们可能会用“动悸”来形容自己对某事的强烈反应。
“动悸”带给人的情感反应通常是紧张和不安。联想上,可能会想到心跳加速、情绪波动等。
在个人经历中,可能会有在紧张或激动时感到心跳加速,这时可以用“动悸”来形容这种感觉。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夜深人静,心湖泛起动悸的涟漪,思念如潮,涌向远方。”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palpitations”或“heart pounding”,用来描述类似的心脏跳动不安的感觉。
“动悸”是一个描述心脏跳动不安的词汇,常用于形容紧张、恐惧或激动等情绪。在文学和口语中都有广泛应用,能够生动地表达内心的波动。了解和掌握这个词汇,有助于丰富语言表达,更好地传达情感和心理状态。
1.
【动】
(形声。从力,重声。《说文》古文从“辵”。本义:行动;发作)。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动,作也。 、 《易·彖传》。虞注:“震也。”-动而健。 、 《易·系辞》。虞注:“发也,变动不居。”-效天下之动者也。 、 《孟子》。注:“作也。”-将终岁勤动。 、 宋·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度义而后动。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寨中人蜷伏不少动。
【组词】
按兵不动;动着、 动止、 动烦、 动转
2.
【悸】
(形声。从心,季声。本义:害怕,心惊肉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悸,心动也。 、 《楚辞·悼乱》。注:“惧也。”-惶悸兮失气。 、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忽魂悸以魄动。 、 马中锡《中山狼传》-夙行失道,望尘惊悸。
【组词】
心有余悸;悸震、 悸颤、 悸心、 悸怖、 悸恐、 悸悚、 悸罔
心悸病。
【引证】
《汉书·田延年传》-使我至今病悸。 、 《汉书·王莽传中》-太师王舜自莽篡位后病悸,寝剧,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