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14:36: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14:36:22
“乐极悲来”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快乐到了极点,悲伤随之而来。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事情发展到高潮后,往往会转向不利或不幸的一面,强调了事物发展的起伏和转折。
“乐极悲来”这个成语源自**古代的哲学思想,特别是道家的“物极必反”理论。它反映了古人对事物发展规律的认识,即任何事物发展到极端都会向相反的方向转化。
在**文化中,这个成语强调了中庸之道和避免极端的重要性。它提醒人们在得意时不要过于放纵,以免招致不幸。
这个成语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警觉和谨慎。它让我联想到生活中的起伏和不确定性,提醒我在顺境中也要保持清醒和准备。
在我的生活中,有一次我在工作中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但因为过于自信而忽视了潜在的风险,结果不久后就遭遇了挫折。这让我深刻体会到了“乐极悲来”的道理。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乐极悲来时,方知世事无常。”
想象一幅画面:一个人在山顶欢呼,但突然间乌云密布,雷声隆隆,这正是“乐极悲来”的视觉和听觉联想。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pride comes before a fall”(骄傲必败),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都传达了类似的警示意义。
“乐极悲来”这个成语深刻地揭示了事物发展的规律和人生的不确定性。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它提醒我要保持谦逊和警惕,不要因为一时的成功而忽视潜在的风险。这个成语不仅丰富了我的表达方式,也加深了我对生活哲学的理解。
谁知~,狄公自入京以来,削奸除佞,整理朝纲,全无半刻闲暇,加以年岁高大,精力衰颓,以至积勤成疾。
1.
【乐】
(象形。小篆字形。象鼓鼙木架形。本义:音乐)。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五声八音相比而成乐。-乐,五声八音总名。象鼓鞞,木其虡也。 、 《礼记·乐记》-乐者,天地之和也。夫乐者,先王之所以饰喜也。 、 《礼记·世本》-伶伦作乐。 、 《周礼·保氏》-二曰六乐,谓云咸韵夏濩武也。 、 《吕氏春秋·慎行论》-以乐传教。
2.
【极】
(形声。从木,亟声。本义:房屋的正梁)。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在屋之正中至高处。-極,栋也。 、 《汉书·天文志》-万载宫极。 、 《庄子·则阳》。司马注:“屋栋也。”-有夫妻臣妾登极。 、 《后汉书·蔡茂传》-茂初在广汉,梦坐大殿,极上有三穗禾,茂跳取之,得其中穗,辄复失之。
3.
【悲】
(形声。从心,非声。本义:哀伤;痛心)。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悲,痛也。 、 《广雅》-悲,伤也。 、 《诗·小雅·鼓钟》-忧心且悲。 、 《诗·召南·草虫》-我心伤悲。 、 《素问·宣明五气篇》-并于肺则悲。 、 《淮南子·天文》。注:“西南方之大壑也。言深峻,临其上令人悲思,故名。”-至于悲谷。 、 晋·干宝《搜神记》-何哭之甚悲也。 、 《乐府诗集·长歌行》-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组词】
悲怆、 悲怨、 悲惋、 悲吟、 悲忧、 悲郁、 悲涕、 悲哭、 悲怒、 悲疚、 悲戚、 悲恻
4.
【来】
慰劳。
【引证】
《说文》-勑,劳也。从力,來声。字亦作俫。 、 《诗·郑风·女曰鸡鸣》。高亨注:“来,借为勑。”-知子之来之,杂佩以赠之。 、 《汉书·平当传》-劳俫有意者。 、 《孟子·滕文公上》-劳之来之,匡之直之,辅之翼之。 、 《诗·魏风·硕鼠》-莫我肯勑。 、 《韩非子·王道》-贤者勑其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