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23:18: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23:18:51
“偷天换日”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偷偷地改变天日,比喻暗中改变事物的真相以欺骗他人。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那些极其隐蔽、巧妙的欺骗手段。
在文学作品中,“偷天换日”常用来描绘那些阴谋诡计或复杂的情节转折。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能被用来形容某人的狡猾或某事的不可思议。在专业领域,如法律或商业,它可能用来描述那些涉及欺诈或不正当交易的行为。
同义词:瞒天过海、暗度陈仓、偷梁换柱
反义词:光明磊落、开诚布公
“偷天换日”这个成语的来源并不十分明确,但它反映了古代**人对于天象的敬畏和对于改变天象的想象。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意义逐渐固定为形容那些极其隐蔽和巧妙的欺骗行为。
在**文化中,天和日通常象征着权威和真理。因此,“偷天换日”这个成语也反映了人们对于权威和真理的挑战和质疑。在社会背景中,这个成语常被用来批评那些不诚实和不公正的行为。
这个成语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警惕和厌恶,因为它让我联想到那些不诚实和狡猾的行为。在表达中,我可能会用这个成语来强调某人的不诚实或某事的复杂性。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遇到过一个商业伙伴试图通过“偷天换日”的方式来欺骗我们。这个经历让我更加警惕,并且在未来的合作中更加注重细节和合同条款的明确性。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夜幕低垂,星辰隐匿,
偷天换日,暗流涌动。
真相如雾,迷离难辨,
唯有智者,洞察秋毫。
在视觉上,我可能会联想到夜晚的黑暗和星辰的隐匿,象征着隐蔽和欺骗。在听觉上,我可能会联想到低沉的背景音乐,营造出一种神秘和紧张的氛围。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pull the wool over someone's eyes”,意指欺骗某人,使其看不清真相。这个表达在意义上与“偷天换日”相似,但文化背景和形象有所不同。
“偷天换日”这个成语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性,它不仅丰富了我的词汇量,还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和描述那些复杂和隐蔽的欺骗行为。通过深入学和分析这个成语,我更加意识到语言的丰富性和文化背景的重要性。
且说尹子崇自从做了这一番偷天换日的大事业,等到银子到手,便把原有的股东一齐写信去招呼。
他所玩弄的~的鬼把戏,早被大家识破了。
1.
【偷】
(形声。从人,俞声。本义:苟且;马虎)。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偷,苟且也。 、 《国语·晋语一》-其下偷以幸。 、 《礼记·表记》-安肆曰偷。 、 唐·杜甫《石壕吏》-存者且偷生。 、 明·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偷性命于榛莽。 、 清·张廷玉《明史》-诸司素偷惰。
【组词】
偷的锣儿敲不得、 偷存、 偷合、 偷弛、 偷免、 偷快、 偷幸、 偷苟
2.
【天】
(会意。甲骨文字形。下面是个正面的人形(大),上面指出是人头,小篆变成一横。本义:人的头顶)。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解字注》-天,颠也。…颠者,人之顶也。以为凡高之称。
【组词】
天灵、 天灵盖
3.
【换】
(形声。从手,奂(huàn)声。本义:互易)。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换,易也。 、 《谷梁传·桓公元年》注-擅相换易。
【组词】
以帛换酒;换过子、 换了帖
4.
【日】
(象形。甲骨文和小篆字形。象太阳形。轮廓象太阳的圆形,一横或一点表示太阳的光。本义:太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日,太阳之精也。从囗一,象形。 、 《易·说卦》-离为日,为火。 、 《周礼·大司徒》-以土圭之法,正日景求地中。 、 《孟子》-天无二日,太阳也。 、 《列子·汤问》-日初出,大如车盖。
【组词】
日冠、 日昃、 日旸儿、 日月交食、 日头搁山、 日头趖西、 日居月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