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9:06: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9:06:26
词汇“侈纵偷苟”是一个汉语成语,由四个字组成,每个字都有其独特的含义,组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特定的概念。下面我将从各个方面对这个词汇进行深入分析。
“侈纵偷苟”字面意思和基本含义如下:
综合起来,“侈纵偷苟”形容一个人生活奢侈放纵,行为不正,得过且过,缺乏责任感和道德约束。
在不同的语境下,“侈纵偷苟”可以有不同的应用:
“侈纵偷苟”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古老,其使用可以追溯到古代文献。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含义和用法基本保持稳定,但在现代汉语中,其使用频率可能不如一些更常见的成语高。
在**传统文化中,强调节俭和自律,因此“侈纵偷苟”这样的成语常常带有贬义,被用来批评那些不符合社会道德标准的行为。
这个成语给人的情感反应通常是负面的,联想到的是不负责任、缺乏道德约束的形象。在表达时,使用这个成语可以有效地传达对某种行为的强烈不满或批评。
在现实生活中,如果遇到有人生活奢侈无度,行为不检点,我可能会用“侈纵偷苟”来形容他们的生活方式。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侈纵偷苟非我愿,勤俭持家是正途。
想象一个画面:一个衣着华丽但举止轻浮的人,在繁华的都市中游荡,背景音乐可能是轻浮的爵士乐,这样的场景与“侈纵偷苟”的含义相呼应。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完全对应的成语,但类似的表达可以通过组合不同的词汇来实现,例如在英语中可以用“extravagant, indulgent, sneaky, and complacent”来描述类似的概念。
“侈纵偷苟”这个成语在汉语中具有特定的文化和社会意义,它不仅是一个词汇,更是一种价值判断的工具。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这样的成语,可以增强语言的表达力和深度。
其祖国初督学山西,饶于财,子姓习侈纵偷苟,妹始嫁,家中落而未尽。
1.
【侈】
(形声。从人,多声。本义:自高自大,盛气凌人)。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掩者,掩盖其上;胁者,胁制其旁。凡自多以陵人曰侈。此侈之本义也。”-侈,掩胁也。 、 《诗·小雅·巷伯》-侈兮哆兮。
【组词】
侈慢、 侈满、 侈然、 侈傲、 侈邪
2.
【纵】
(形声。从糸(mì),从声。本义:松缓)。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纵,缓也。 、 《南齐书》-蓬发施纵,无形仪,不治家业。
【组词】
纵缓、 纵弛
3.
【偷】
(形声。从人,俞声。本义:苟且;马虎)。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偷,苟且也。 、 《国语·晋语一》-其下偷以幸。 、 《礼记·表记》-安肆曰偷。 、 唐·杜甫《石壕吏》-存者且偷生。 、 明·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偷性命于榛莽。 、 清·张廷玉《明史》-诸司素偷惰。
【组词】
偷的锣儿敲不得、 偷存、 偷合、 偷弛、 偷免、 偷快、 偷幸、 偷苟
4.
【苟】
(形声。从艸,句(gōu)声。本义:草名。又:菜名)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苟,苟草也。 、 《急就篇》。注“苟,草名也。”-苟贞夫。
随便,轻率。
【引证】
《孟子·告子上》-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组词】
一丝不苟;不苟言笑;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