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2:34: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2:34:18
“传舍”一词在汉语中主要有两个含义:
“传舍”一词源于古代的驿站制度,最初是指官方设立的供传递文书和官员休息的地方。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逐渐扩展到泛指旅店或驿站。
在**古代,传舍是官方交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古代社会的行政管理和交通组织。它不仅是官员和信使的休息场所,也是文化交流和信息传递的节点。
传舍一词常带有一种历史的沧桑感和旅途的孤独感,让人联想到古代官员的奔波和旅人的漂泊。
在阅读古代文献时,我曾多次遇到“传舍”一词,它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古代的交通和行政体系。
在创作一首关于古代旅途的诗时,我可能会这样写:“夜宿传舍梦难成,月下孤影伴风声。”
传舍让人联想到古代驿站的景象:简陋的房间、昏黄的灯光、远处传来的马蹄声。
在英语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inn”或“post house”,但它们并不完全对应“传舍”的官方和历史含义。
“传舍”一词不仅是古代交通和行政体系的一个符号,也是理解古代社会和文化的重要窗口。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它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历史的脉络和文化的精神。
1.
【传】
驿站所备的车。
【引证】
《左传·成公五年》-晋侯以传召伯宗。 、 《韩非子·外储说右上》-周公旦从鲁闻之,发急传而问之。(急传:特快的驿车) 、 《韩非子·爱臣》-非传非遽(驿马),载奇皮革,罪死不赦。
驿站;驿舍。
【引证】
《战国策·齐策五》-昔者赵氏袭卫,车舍人不休传。 、 《后汉书·陈忠传》-发人修道,缮理亭传。
【组词】
传车、 传吏、 传马、 传乘、 传宰
2.
【舍】
(象形。小篆字形,上端象屋顶,下端象建筑物的基础。中间是客舍招徕顾客的幌子。本义:客舍)。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客店也。周礼之庐也,路室也,候馆也,皆是。-舍,市居曰舍。 、 《仪礼·觐礼》。注:“犹致馆也。”-天子赐舍。 、 《庄子·说剑》-夫子休就舍。 、 《孟子·离娄上》-子闻之也,舍馆定,然后求见长者乎? 、 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至舍,四支僵不能动。 、 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夜则以兵围所寓舍。
【组词】
旅舍、 舍馆、 舍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