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1:35: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1:35:18
“内热”这个词汇在中文里通常有两种含义:
“内热”这个词汇的词源较为直接,由“内”和“热”两个字组成,分别表示“内部”和“热度”。在中医理论中,这个词汇被用来描述一种病理状态,随着中医学的发展,其使用范围和含义逐渐固定。
在**文化中,中医理论对“内热”的解释和应用非常广泛,它不仅是医学术语,也渗透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健康观念中。
“内热”这个词汇可能让人联想到身体的不适或内心的烦躁,给人一种不安和需要调整的感觉。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感到身体不适,可能会用“内热”来形容自己的症状,寻求中医的帮助。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心中的内热如烈火,燃烧着无尽的渴望。”
在英语中,“内热”可以翻译为“internal heat”或“internal fever”,但在中医理论中,更准确的翻译可能是“internal heat syndrome”。
“内热”这个词汇在中文中具有丰富的含义和应用场景,无论是字面上的身体感觉,还是比喻意义上的内心状态,都体现了中文表达的细腻和多样性。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灵活运用这样的词汇,能够丰富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1.
【内】
里面。与“外”相对。
【引证】
明·袁宏道《满井游记》-一室之内。 、 《世说新语·雅量》-郗犹在帐内。 、 《世说新语·贤媛》-东海家内则郝夫人之法,亲陵家内范钟夫人之礼。 、 宋·沈括《梦溪笔谈·活板》-一板内有重复。 、 清·姚鼐《登泰山记》-数里内无树。
【组词】
海内;关内;内牵
指某一群体或某一物体的中间。常指国内或朝廷内。
【引证】
《论语·季氏》-动干戈于邦内。 、 汉·贾谊《过秦论》-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内,名词作状语,译时加介词“对”,为“对内”。) 、 诸葛亮《出师表》-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 《三国志·诸葛亮传》-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
【组词】
内叛、 内患、 内事、 内睦、 内噬、 内寇
2.
【热】
(形声。本义:温度高)。
同本义。跟“冷”相对。
【引证】
《素问·五常变大论》-肺甚畏热。 、 《韩非子·有度》-清暖寒热,不得不救。 、 《孟子·梁惠王下》-如水益深,如火益热 、 明·宗臣《报刘一丈书》-立厩中仆马之间,……即饥寒毒热不可忍,不去也。 、 《列子·汤问》-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组词】
热天;热釜、 热浪;炽热;滚热;火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