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2:54: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2:54:58
“传花击鼓”是一个汉语成语,源自古代的一种游戏。字面意思是传递花朵,同时击打鼓,通常用来形容一种热闹、欢快的集体活动。这个成语的基本含义是指人们在欢乐的氛围中进行的一种集体游戏或活动。
在文学作品中,“传花击鼓”常用来描绘节日的喜庆场面或集体活动的欢乐氛围。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任何热闹、欢快的集体活动,如聚会、庆典等。在专业领域,这个成语可能不太常用,但在描述文化活动或传统*俗时可能会提及。
同义词:
反义词:
“传花击鼓”这个成语源自古代的一种集体游戏,具体起源已不可考,但在古代文学和历史记载中常有提及。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含义逐渐扩展,不仅仅指代游戏,还可以用来形容任何热闹、欢快的集体活动。
在**传统文化中,“传花击鼓”常常与节日庆典、婚宴等喜庆场合联系在一起。这种活动不仅增添了欢乐气氛,也体现了人们团结和谐的社会关系。在现代社会,虽然这种传统游戏不常见,但这个成语仍然被用来形容各种热闹的集体活动。
“传花击鼓”这个成语给人带来欢乐、热闹的情感联想。它让人想到节日的喜庆、人们的欢笑和团结。这种情感反应可以激发人们对美好时光的回忆和对未来欢乐时光的期待。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在一次家庭聚会上听到长辈们谈论他们年轻时的“传花击鼓”游戏。这让我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和家庭成员之间的亲密关系。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春风拂面笑语喧,
传花击鼓乐无边。
欢声笑语满庭院,
共庆佳节心相连。
想象一下,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春日,人们围坐在一起,传递着一朵鲜艳的花朵,同时伴随着鼓声的节奏,欢笑声此起彼伏。这种场景不仅给人带来视觉上的美感,也让人感受到听觉上的愉悦。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活动可能是“传递花束”或“击鼓传花”,虽然形式略有不同,但都体现了集体活动的欢乐和团结。
“传花击鼓”这个成语不仅丰富了汉语的表达,也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它让我意识到语言不仅是交流的工具,也是文化传承的载体。在学*和使用这个成语的过程中,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
1.
【传】
驿站所备的车。
【引证】
《左传·成公五年》-晋侯以传召伯宗。 、 《韩非子·外储说右上》-周公旦从鲁闻之,发急传而问之。(急传:特快的驿车) 、 《韩非子·爱臣》-非传非遽(驿马),载奇皮革,罪死不赦。
驿站;驿舍。
【引证】
《战国策·齐策五》-昔者赵氏袭卫,车舍人不休传。 、 《后汉书·陈忠传》-发人修道,缮理亭传。
【组词】
传车、 传吏、 传马、 传乘、 传宰
2.
【花】
同本义。
草木花的总称。
【引证】
《汉书·张衡传》。注:“蘤,古花字也。经传皆以华为之。”-百卉含蘤。 、 杜甫《北征》-菊垂今秋花,石戴古车辙。 、 白居易《买花》-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
【组词】
花洞、 花石纲、 花朝日、 花魂、 花相、 花酒、 花气、 花经、 花历、 花口
3.
【击】
(形声。从手,毄(jī)声。本义:敲击,敲打)。
同本义。
【引证】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欲以击柱。 、 、 《资治通鉴·唐纪》-留击柝者。 、 、 《楚辞·九歌·国殇》-援玉 枹兮击鸣鼓。
【组词】
击壤、 击节、 击鞠
4.
【鼓】
(会意。甲骨文字形,左边是鼓的本字,右边是“支”(pū),表示手持棒槌击鼓。本义:鼓,一种打击乐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鼓,郭也。春分之音。 、 《释名·释乐器》-鼓,廓也。张皮以冒之,其中空也。 、 《诗·邶风·击鼓》-击鼓其镗。 、 《汉书·律历志上》-皮曰鼓。 、 《楚辞·屈原·国殇》-抱玉枪兮击鸣鼓。 、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瑜等率轻锐继其后,雷鼓大震。 、 《孟子·梁惠王上》-百姓阗王钟鼓之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