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09:34: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09:34:33
“传继”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传递和继承。它通常用来描述知识、文化、传统、财产或某种责任从一个个体或一代人传递给另一个个体或下一代的过程。
在文学中,“传继”常用于描述文化遗产或家族传统的传承,如“传继家风”。 在口语中,它可以指代任何形式的传递,如“传继火炬”。 在专业领域,特别是在法律和教育领域,“传继”可能特指财产或知识的传承。
同义词:传承、传递、继承 反义词:中断、断绝、废弃
同义词中,“传承”强调的是持续性和连贯性,“传递”更侧重于过程,“继承”则更多指接受并延续。反义词则表达了与“传继”相反的概念,即中断或停止传递。
“传继”由两个汉字组成,“传”字古已有之,意为传递、传达;“继”字意为继续、接续。这两个字组合在一起,形成了表示传递和继承的复合词。在古代文献中,如《左传》等,已有使用“传”字的记录,而“继”字的使用则更为广泛,如《诗经》中的“继之”。
在**文化中,“传继”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体现了对家族、文化和传统的尊重和维护。在社会背景中,它也反映了社会结构和价值观念的传承。
“传继”这个词给人一种稳定和连续的感觉,它让人联想到历史的延续和文化的积淀。在情感上,它可能激发人们对传统的尊重和对未来的责任感。
在个人生活中,我曾见证家族中长辈将家族故事和价值观传继给年轻一代,这种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传继”的重要性。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传继”:
岁月如梭,传继不息,
家风古训,代代相传。
智慧之光,照亮前路,
传承之火,永不熄灭。
视觉上,“传继”可能让人联想到古老的书籍、家族徽章或传承的仪式。听觉上,它可能与传统的音乐、故事讲述或家族聚会中的对话相关联。
在英语中,与“传继”相对应的词汇可能是“inheritance”或“transmission”,它们在不同文化中也有着类似的使用情况,但在具体语境和情感色彩上可能有所差异。
通过对“传继”的深入学,我认识到这个词在语言表达和文化传承中的重要性。它不仅是一个词汇,更是一种文化现象和社会责任的体现。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传继”将有助于我更好地沟通和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信息传递和价值传承。
1.
【传】
驿站所备的车。
【引证】
《左传·成公五年》-晋侯以传召伯宗。 、 《韩非子·外储说右上》-周公旦从鲁闻之,发急传而问之。(急传:特快的驿车) 、 《韩非子·爱臣》-非传非遽(驿马),载奇皮革,罪死不赦。
驿站;驿舍。
【引证】
《战国策·齐策五》-昔者赵氏袭卫,车舍人不休传。 、 《后汉书·陈忠传》-发人修道,缮理亭传。
【组词】
传车、 传吏、 传马、 传乘、 传宰
2.
【继】
同本义(把断了的丝接续上)。
【引证】
《说文》-继,续也。 、 《易·象传》。注:“谓不绝也。”-大人以继明照于四方。 、 《楚辞·离骚》-折琼枝以继佩。 、 宋·苏洵《六国论》-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 、 明·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先后相继。 、 清·刘开《问说》-学即继以问。
【组词】
继继、 继踪、 继踵、 继志
继承。
【引证】
柳宗元《封建论》-今夫封建者,继世而理。 、 清·方苞《左忠毅公逸事》-继吾志事。 、 清·袁枚《祭妹文》-九族无可继。
【组词】
继世、 继轨、 继体、 继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