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2:31: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2:31:32
“传艺”字面意思是指传授技艺或艺术。它通常指的是将某种技能、知识或艺术形式从一个人或一代人传递给另一个人或下一代人的过程。
在文学中,“传艺”可能被用来描述传统的艺术形式或手工艺的传承,如书法、绘画、陶瓷制作等。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更常用于日常对话,比如讨论某人如何学*某种技能或艺术形式。在专业领域,如教育、艺术和手工艺行业,“传艺”是一个重要的概念,涉及到技能和知识的传递。
同义词:传授、传承、教诲、教学 反义词:遗忘、失传、丢失
“传艺”由“传”和“艺”两个字组成。“传”字在古代汉语中有多重含义,包括传递、传送、传授等。“艺”字则指技艺、艺术。随着时间的推移,“传艺”这个词逐渐被用来特指技艺或艺术的传递和传承。
在**文化中,“传艺”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特别是在传统艺术和手工艺领域。它不仅涉及到技能的传递,还涉及到文化和历史的传承。在现代社会,随着技术的发展和文化的多元化,传统技艺的传承面临挑战,因此“传艺”也成为一个关注的话题。
“传艺”这个词给我一种温暖和传承的感觉。它让我想到家族、师徒关系和文化的连续性。这个词也让我思考如何在现代社会中保护和传承传统技艺。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经参加过一个传统绘画的工作坊,那里的老师非常注重传艺,不仅教我们绘画技巧,还分享了艺术背后的文化和历史。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传艺”:
在古老的石桥边,
师傅的手,轻抚着徒弟的肩,
一笔一划,传艺于心间,
艺术的火种,代代相传。
想象一幅画面:一位老艺术家正在耐心地教导年轻的学徒,他们的手在画布上舞动,传递着艺术的精髓。这种场景可能会伴随着传统乐器的柔和旋律,如古筝或笛子。
在英语中,“传艺”可以对应为“passing on skills”或“artistic传承”。在不同的文化中,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核心概念都是关于技能和知识的传递。
“传艺”这个词对我来说是一个充满深意的词汇,它不仅涉及到技能的传递,还涉及到文化和历史的传承。在学和使用这个词汇的过程中,我更加意识到保护和传承传统技艺的重要性。在未来的语言学和表达中,我将更加注重如何有效地使用“传艺”这个词,以及如何在现代社会中实践这一概念。
1.
【传】
驿站所备的车。
【引证】
《左传·成公五年》-晋侯以传召伯宗。 、 《韩非子·外储说右上》-周公旦从鲁闻之,发急传而问之。(急传:特快的驿车) 、 《韩非子·爱臣》-非传非遽(驿马),载奇皮革,罪死不赦。
驿站;驿舍。
【引证】
《战国策·齐策五》-昔者赵氏袭卫,车舍人不休传。 、 《后汉书·陈忠传》-发人修道,缮理亭传。
【组词】
传车、 传吏、 传马、 传乘、 传宰
2.
【艺】
(会意。甲骨文字形。左上是“木”,表植物;右边是人用双手操作。又写成“埶”,从坴(lù),土块;从丮(jí),拿。后繁化为“藝”。“艺”从“帅”,乙声。本义:种植)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艺,种也。 、 《诗·齐风·南山》-艺麻之如何?衡从其亩。 、 《诗·唐风·鸨羽》-不能艺稷黍。 、 《左传·昭公十六年》-艺山林也。 、 《孟子·滕文公上》-树艺五谷。 、 明·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以艺粟菽。 、 清·张廷玉《明史》-艺蔬自给。
【组词】
艺植、 艺人、 艺圃
技能;才能。
【引证】
《论语·雍也》-求也艺。 、 宋·王谠《唐语林·雅量》-艺天下无双。 、 、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以三保勇而多艺,推为长。
【组词】
球艺;艺业、 艺高人胆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