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2:26: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2:26:43
词汇“冰销叶散”是一个汉语成语,由四个字组成,每个字都有其特定的含义,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富有象征意义的表达。
“冰销叶散”字面意思是指冰融化、叶子散落。这个成语比喻事物的消亡或分散,常用来形容团体、组织或某种状态的解体或消失。
“冰销叶散”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明确,直接来源于自然现象的描述。在古代文学中,这个成语就已经被用来比喻事物的消亡。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使用范围和语境有所扩展,但基本含义保持不变。
在文化中,冰和叶都是常见的自然元素,它们的消融和散落常常被用来象征生命的无常和事物的变迁。这个成语反映了人对自然现象的深刻观察和哲学思考。
这个成语带有一种淡淡的哀愁和无奈,让人联想到事物的不可逆转和生命的脆弱。它提醒人们珍惜当下,因为一切都有可能在一瞬间冰销叶散。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用这个成语来形容一个我参与的社团因为成员的流失而逐渐失去了活力和凝聚力。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春风不解冰销意,叶散无声夜更寒。”
想象一幅画面:一片寂静的湖面上,冰层开始融化,湖边的树叶随风飘落。这样的场景配上轻柔而略带忧伤的音乐,能够很好地传达“冰销叶散”的意境。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fall apart”或“break up”,虽然它们没有“冰销叶散”那样富有诗意和象征性,但也能传达相似的意思。
“冰销叶散”这个成语不仅丰富了汉语的表达,也提供了一种深刻的人生观。它提醒我们,无论是个人还是集体,都需要面对变化和无常,珍惜和维护我们所拥有的。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成语能够增强我们的语言能力和文化素养。
1.
【冰】
(会意。从仌,从水。金文作“仌”。金文字形表示水凝成冰后,体积增大,表面上涨(上拱)形。《说文》:“冻也,象水凝之形”。小篆繁化,增加“水”变成。从“仌”从“水”的会意字,于是“仌”就专用作部首。本义:水冻结而成的固体)。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冰,水坚也。 、 《易·坤》-履霜坚冰至。 、 《诗·邶风·匏有苦叶》-迨冰未泮。 、 《汉书·五行志》-冰者,阴之盛而水滞者也。 、 《荀子·劝学》-冰,水为之。 、 《管子·五行》-冰解而冻释。 、 《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公徒释甲,执冰而踞。
【组词】
冰扳、 冰麝、 冰清水冷、 冰前刮雪、 冰玉自信、 冰轮
2.
【销】
(形声。从金,肖声。本义:熔化金属)。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销,铄金也。 、 《淮南子·泛论》-销车以斗七命。 、 《史记·秦始皇本纪》-收天下兵,聚之咸阳,销以为钟鐻。 、 汉·贾谊《过秦论》-销锋镐。 、 《三国志·魏志》-今出黄金银物百五十种,千八百余斤,销冶以供军用。 、 《论衡·谈天》-女娲销炼五色石以补苍天。
【组词】
销冶、 销炼、 销钱
3.
【叶】
古邑名。在今河南省叶县南。春秋时属楚领地。汉置县。
【组词】
叶县凫
4.
【散】
(本义:分散)。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散,杂肉也。 、 《后汉书·华陀传》-漆叶青黏散。谓药,石为屑杂和也。 、 《庄子·人间世》。注:“不在可用之数曰散木。”-散木也。 、 汉·贾谊《过秦论》-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 、 宋·欧阳修《新五代史·伶官传·序》-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
【组词】
乌云散了;四散、 散盘、 散走、 散佚、 散没、 散众、 散亡、 散叛、 散流、 散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