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4:04: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4:04:03
冰解壤分 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冰块融化,土壤分离。这个成语比喻事物崩溃或分离的状态,通常用来形容团体、组织或关系的彻底瓦解。
这个成语出自《左传·僖公二十五年》:“冰解壤分,其势自溃。”原指自然现象,后引申为比喻用法,形容事物的彻底崩溃。
在**传统文化中,冰解壤分常与国家的兴衰、家族的荣枯联系在一起,反映了人们对稳定和团结的向往。
这个成语给人一种沉重和无奈的感觉,联想到历史的沧桑和人事的变迁。
在个人经历中,可能用于描述一段深刻关系的结束,如友情或爱情的破裂。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岁月如梭,冰解壤分,曾经的誓言随风散。”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fall apart”或“collapse”,但缺乏中文成语的诗意和历史深度。
冰解壤分 这个成语不仅描述了物理上的分离,更深刻地反映了人际关系、社会结构乃至国家命运的变迁。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成语能够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增强语言的文化内涵。
高邮王氏,以其绝学释姬汉古书,冰解壤分,无所凝滞,信哉千五百年未有其人也。
1.
【冰】
(会意。从仌,从水。金文作“仌”。金文字形表示水凝成冰后,体积增大,表面上涨(上拱)形。《说文》:“冻也,象水凝之形”。小篆繁化,增加“水”变成。从“仌”从“水”的会意字,于是“仌”就专用作部首。本义:水冻结而成的固体)。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冰,水坚也。 、 《易·坤》-履霜坚冰至。 、 《诗·邶风·匏有苦叶》-迨冰未泮。 、 《汉书·五行志》-冰者,阴之盛而水滞者也。 、 《荀子·劝学》-冰,水为之。 、 《管子·五行》-冰解而冻释。 、 《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公徒释甲,执冰而踞。
【组词】
冰扳、 冰麝、 冰清水冷、 冰前刮雪、 冰玉自信、 冰轮
2.
【解】
兽名。
【引证】
《太玄·难》。注:“獬豸者,直兽也。”-角解豸终。
【组词】
解豸
官署,官吏办事的地方。
【引证】
《韩非子》-事私门而完解舍。
【组词】
解舍
3.
【壤】
(形声。从土,襄(xiāng)声。本义:柔土,即经耕作的土地)。
土壤。
【引证】
《说文》-壤,柔土也。 、 《九章算法》。按,息土曰壤,筑土曰坚。-凡穿地四尺,为壤五尺,为坚三尺。 、 《书·禹贡》-厥土惟白壤。 、 《论衡·率性》-深耕细锄,厚加粪壤。
【组词】
壤坟、 壤芥、 沃壤
4.
【分】
所分之物,整体中的一部分。
【引证】
《孙子·谋攻》-杀士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城之灾也。
【组词】
股分;部分;分资、 分例、 分均
分际,合适的界限。
【引证】
《水浒传》-两个正斗到分际。
【组词】
分际、 分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