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0:09: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0:09:46
冰镐:冰镐是一种专门用于攀登冰壁或雪山的工具,通常由一个长柄和一个尖锐的镐头组成。镐头可以用来挖掘冰面,以便攀登者可以插入镐头并借力向上攀爬。
冰镐的词源较为直接,由“冰”和“镐”两个字组成,分别指代其使用环境和工具类型。随着登山**的发展,冰镐的设计和材料也在不断改进,以适应更复杂和危险的环境。
在登山文化中,冰镐不仅是工具,也是勇气和决心的象征。它代表了人类对自然极限的挑战和对自我能力的探索。
冰镐让人联想到寒冷、高海拔和极端环境,同时也激发了对冒险和探索的向往。它代表了人类对自然界的尊重和征服欲望。
在个人经历中,冰镐可能与一次难忘的登山经历相关,它不仅是工具,也是那次经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帮助克服了重重困难。
在诗歌中,冰镐可以被比喻为勇者的利剑,在冰雪覆盖的山峰上刻下不朽的足迹。
想象冰镐插入冰面的声音,清脆而有力,伴随着登山者的呼吸声,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登山画面。
在不同语言中,冰镐的名称可能有所不同,但其功能和象征意义大致相似。例如,在英语中,它被称为“ice axe”。
冰镐作为一个专业登山工具,不仅在实际应用中至关重要,也在文化和情感层面具有深远的影响。它代表了人类对自然的挑战和对自我极限的探索,是登山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1.
【冰】
(会意。从仌,从水。金文作“仌”。金文字形表示水凝成冰后,体积增大,表面上涨(上拱)形。《说文》:“冻也,象水凝之形”。小篆繁化,增加“水”变成。从“仌”从“水”的会意字,于是“仌”就专用作部首。本义:水冻结而成的固体)。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冰,水坚也。 、 《易·坤》-履霜坚冰至。 、 《诗·邶风·匏有苦叶》-迨冰未泮。 、 《汉书·五行志》-冰者,阴之盛而水滞者也。 、 《荀子·劝学》-冰,水为之。 、 《管子·五行》-冰解而冻释。 、 《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公徒释甲,执冰而踞。
【组词】
冰扳、 冰麝、 冰清水冷、 冰前刮雪、 冰玉自信、 冰轮
2.
【镐】
(形声。从金,高声。本义:温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镐,温器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