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1:24: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1:24:56
无羽箭: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指没有羽毛的箭。在古代,箭通常配有羽毛以保持稳定和准确性。因此,“无羽箭”在字面上指的是一种不寻常或不完整的箭。
在文学中,“无羽箭”可能被用来象征不完整、缺陷或不稳定性。在口语中,它可能被用来形容某物缺乏必要的组成部分或功能。在专业领域,如军事或射箭,它可能指代一种特殊设计的箭,或者用于比喻某种技术或系统的不完善。
“无羽箭”这个词汇可能源自古代对箭的描述,当时箭的羽毛是确保其飞行稳定的关键部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可能被赋予了更多的象征意义。
在某些文化中,箭被视为力量和精准的象征。因此,“无羽箭”可能在这些文化中被视为一种缺陷或不完美的象征。
“无羽箭”可能让人联想到不稳定、不完整或不完美的概念。这种联想可能引发一种不安或担忧的情感。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会用“无羽箭”来形容某个计划或项目缺乏必要的支持或资源,导致其难以成功。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他的梦想,如无羽箭,飘摇在风中,寻找着归宿。”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支没有羽毛的箭在空中摇摆不定;结合音乐,可以选择一首节奏不稳定或旋律飘忽的曲子,来增强“无羽箭”的不稳定感。
在不同文化中,箭的象征意义可能有所不同。在一些文化中,箭可能象征着力量和精准,而在其他文化中,它可能象征着冲突和战争。因此,“无羽箭”在这些文化中的意义也可能有所不同。
“无羽箭”这个词汇不仅在字面上描述了一种没有羽毛的箭,还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和多样的应用场景。通过对这个词汇的深入学习,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其在不同语境中的使用,并将其灵活地应用于各种表达和创作中。
1. 【无】 (会意。据甲骨文字形,象一个人持把在跳舞。卜辞、金文中“无、舞”同字。本义:乐舞)。 同本义。
2.
【羽】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羽毛形,即鸟的长翎(líng)形。“羽”是汉字的一个部首,从“羽”的字多与羽毛有关。本义:鸟毛,特指鸟的长毛)。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羽,鸟长毛也。象形。 、 《孔子家语·执辔》-羽虫三百六十,而凤为之长。 、 《周礼·舞师》-教羽舞。 、 《左传·隐公五年》-初献六羽。 、 《考工记·钟氏》-染羽。 、 《墨子·旗帜》-剑盾为羽旗,车为龙旗。
【组词】
羽葆鼓吹、 羽葆翠盖、 羽葆花旌、 羽仪廊庙、 羽旆、 羽佩
3.
【箭】
(形声。从竹,前声。本义:竹名。箭竹)。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箭,矢竹也。 、 《周礼·职方氏》-其利金锡竹箭。 、 、 《礼记·礼器》-如竹箭之有筠也。 、 《仪礼·乡射礼记》-箭筹八十。
【组词】
箭笋、 箭茁、 箭萌、 箭筠子竹、 箭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