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1:29: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1:29:19
并重: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同时重视或同等重视两个或多个事物。它强调在处理问题或进行决策时,不应偏重某一方面,而应给予各方面同等的关注和重要性。
文学:在文学作品中,“并重”常用于描述人物的价值观或行为准则,如“他对待工作和家庭并重”。 口语:在日常对话中,“并重”可以用来表达对多个方面的平衡考虑,如“我们既要注重效率,也要并重质量”。 专业领域:在教育、管理、工程等领域,“并重”用于强调多方面的均衡发展,如“教育应并重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
同义词:同等重视、兼顾、平衡、均等 反义词:偏重、忽视、偏向、侧重
“并重”一词源于汉语,由“并”和“重”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汉语中,“并”有“一起”或“同时”的意思,“重”则表示“重视”或“重要”。随着语言的发展,“并重”逐渐被用来表示对多个方面的同等重视。
在**文化中,“并重”体现了中庸之道的思想,即在处理事务时应追求平衡和谐。这种思想在社会管理、教育和个人行为中都有所体现。
“并重”这个词给人一种稳重和理性的感觉,它提醒我们在决策时不应偏激,而应全面考虑。这种平衡的态度在现代社会尤为重要。
在日常生活中,我经常需要在多个任务之间找到平衡,例如在工作和家庭之间并重,确保两者都能得到适当的关注和处理。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并重”:
晨曦与暮色并重,
光阴在指尖流转。
心灵与自然共鸣,
平衡中寻找永恒。
“并重”这个词可以联想到天平的图像,象征着平衡和公正。在听觉上,它可以联想到和谐的音乐,各种乐器声音的均衡融合。
在英语中,“并重”可以对应为“balance”或“equally important”。不同文化中,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对平衡和同等重视的概念是普遍存在的。
“并重”这个词在语言学和表达中非常重要,它提醒我们在处理复杂问题时需要全面考虑,追求平衡。在现代社会,这种平衡的态度对于个人发展和社会和谐都至关重要。通过深入学和分析“并重”,我更加理解了如何在不同情境下运用这个词,以及它在文化和社会中的深远影响。
1.
【并】
(会意。《说文》:“从二立。”金文字形,为二人并立之形。本义:并行,并列)。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並,併也。从二立,会意。今隶作並。 、 《仪礼·乡射礼》-並行。 、 《礼记·儒行》-並立则乐。 、 《荀子·儒效》-俄而並乎尧舜。 、 《礼记·玉藻》-並纽约用组。 、 《诗·齐风·还》-並驱从两肩兮,揖我谓我儇兮。 、 《文心雕龙·附会》-並驾齐驱,而一毂统辐。 、 《韩非子·难势》-且夫尧、舜、桀、纣千世而一出,是比肩并踵而生也。
【组词】
并列;并肩作战;并介、 并夹、 并封、 并心
2.
【重】
(会意兼形声。金文字形,从东,从壬(tǐng),东亦声。壬,挺立。东,囊袋。人站着背囊袋,很重。《说文》:“重,厚也。”徐锴:“壬者,人在土上,故为厚也。”本义:分量大,与“轻”相对)。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重,厚也。从王,東声。王者安土不迁之意。 、 《易·系辞》。虞注:“坤为重。”-引重致远。 、 《孟子》-权然后知轻重。 、 《战国策·齐策四》-重币也。 、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重于九鼎。 、 唐·杜甫《春夜喜雨》-花重锦官城。
【组词】
重器、 重绢、 军令重于山;沉重、 笨重、 过重、 重负荷;重囚、 重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