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9:48: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9:48:33
教区(Parish)是一个术语,主要用于教,特别是天主教、圣公会和一些新教教派。它指的是一个由教会划定的地理区域,通常由一个或多个教堂组成,负责该区域内信徒的**生活和活动。
“教区”一词源自拉丁语“paroecia”,意为“居住区”,后来在中世纪欧洲教会中被用来指代由一个教堂服务的地区。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在不同的教派别中有了不同的应用和含义。
在许多西方国家,教区不仅是**活动的中心,也是社区生活的核心。教区牧师和教堂在社区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提供精神支持和社会服务。
教区往往与温馨、传统和社区归属感联系在一起。它可能唤起人们对家庭、信仰和传统的情感反应。
在我的生活中,教区是一个重要的社交和精神场所。我记得小时候参加教区的夏令营,那是一个结交朋友和学***故事的美好时光。
在诗歌中,教区可以被描绘为一个充满爱和希望的地方:
在教区的钟声下, 孩子们的笑声飘扬, 信仰的光芒, 照亮了每个心灵。
教区可能让人联想到古老的教堂建筑、悠扬的钟声和宁静的墓地。这些图像和声音共同营造出一种宁静和神圣的氛围。
在不同的文化和**中,类似的组织结构可能有不同的名称。例如,在伊斯兰教中,类似的社区组织可能被称为“清真寺社区”。
教区作为一个和社会单位,不仅在实践中扮演重要角色,也在社区建设和文化传承中起到关键作用。了解教区的概念和它在不同文化中的应用,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与社会的关系。
1.
【教】
(会意。从攴(pū),从孝,孝亦声。“攴”,篆体象以手持杖或执鞭。在奴隶社会,奴隶主要靠鞭杖来施行他们的教育、教化。本义:教育,指导)。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上所施下所效也。 、 《周礼·师氏》。注:“教之者,使识旧事也。”-以教国子弟。 、 《礼记·学记》-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 《礼记·乐记》-教者,民之寒暑也。 、 《国语·周语》-教,文之施也。 、 《春秋繁露》-精华,教政之本也。 、 《管子·小匡》-君有此教士三万人。 、 《韩非子·五蠹》-修教三年。 、 《史记·货殖列传》-宁有政教。 、 唐·韩愈《师说》-择师而教。 、 唐·柳宗元《柳河东集》-以教吾子。 、 宋·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昨日蒙教。 、
【组词】
教治、 教禁、 教读、 教读老夫子、 教民、 教迪、 教帖、 教当、 教示、 教戒、 教告、 教演、 教阅、 教坊司、 教门儿、 教引嬷嬷
2.
【区】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品在匚中。“品”表示许多物品。“匚”(fāng),盛物的器具。本义:收藏)。
隐匿。
【引证】
《说文》-区,踦区,藏匿也。 、 《左传·昭公七年》-吾文君文王作仆区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