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22:56: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22:56:21
犬牙:字面意思是指狗的牙齿,通常指尖锐、锋利的牙齿。在比喻意义上,它可以指形状像犬牙一样的东西,或者形容事物交错、参差不齐的状态。
“犬牙”一词源于古代汉语,直接指狗的牙齿。随着时间的推移,其比喻意义逐渐扩展,用来形容各种形状不规则或交错的事物。
在**文化中,“犬牙”常被用来形容自然景观的壮美,如山脉、河流等。在社会语境中,它也可能带有一定的负面含义,如形容人的牙齿不整齐。
“犬牙”这个词可能会让人联想到野性、力量和自然之美。在情感上,它可能带有一种原始和粗犷的感觉。
在旅行中,我曾见过一处山脉,其轮廓犬牙交错,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种景象让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壮丽和神秘。
诗歌:
山脉如犬牙,交错在天际,
自然的画笔,勾勒出壮丽。
视觉:想象一幅山脉的图片,其轮廓犬牙交错,形成独特的景观。 听觉:想象风吹过犬牙状的山峰,发出呼啸声。
在英语中,“dogtooth”或“canine tooth”可以对应“犬牙”的字面意思,但在比喻意义上,可能更多使用“jagged”或“irregular”来形容形状不规则的事物。
“犬牙”这个词在汉语中具有丰富的比喻意义,能够生动地描述自然景观和物体的形状。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这类词汇能够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和表现力。通过深入学和分析,我对“犬牙”的理解更加全面,也意识到了它在不同语境中的灵活运用。
1.
【犬】
(象形。“犬”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狗)。
同本义。古时特指大狗,后来犬、狗通名。
【引证】
《说文》-犬,狗之有县蹏者也。象形。孔子曰:视犬之字如画狗也。 、 《礼记·曲礼》。疏:“大者为犬,小者为狗。”-效犬者,左牵之。 、 《礼记·月令》-食麻与犬。 、 《洪范五行传》-时则有犬祸。 、 《聊斋志异·狼三则》-犬坐于前。
【组词】
牧羊犬;猎犬;警犬;玩赏犬;挽曳犬;皮肉用犬;犬羊、 犬马、 犬人、 犬服
2.
【牙】
(象形。金文字形,象上下牙齿交错形。“牙”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槽牙)。
大牙,臼齿。古时,当唇者称齿,在辅车之后者称牙。
【引证】
《说文》-牙,牡齿也。象上下相错之形。 、 《左传·隐公五年》。疏:“颔上大齿谓之牙。”-皮草齿牙。 、 《诗·召南·行露》-谁谓鼠无牙?何以穿我墉?
【组词】
牙祭、 牙疼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