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13:14: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13:14:51
“互市牙郎”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主要用于描述古代市场中负责买卖双方交易的中间人或经纪人。字面意思可以拆解为“互市”(互相交易的市场)和“牙郎”(牙,古代指买卖的中间人;郎,古代对男子的尊称)。因此,“互市牙郎”指的是在市场上促成交易的中间人。
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如《史记》、《汉书》等史书中,“互市牙郎”常被提及,用以描述古代市场的商业活动。在口语中,这一词汇已不常用,但在历史学、经济学等专业领域,仍可能被用来讨论古代商业制度和市场运作。
“互市牙郎”这一词汇源于古代**的商业实践。随着时间的推移,现代汉语中已不常用这一表达,取而代之的是更现代的词汇如“经纪人”或“中介”。
在古代**,互市牙郎是市场经济中不可或缺的角色,他们的存在促进了商品的流通和交易的便利。这一职业反映了古代社会的商业活动和市场经济的特点。
提及“互市牙郎”,可能会联想到古代市场的热闹场景,以及那些精明能干的商人形象。这一词汇带有一种历史感和文化沉淀,让人感受到古代商业的繁荣和活力。
在现代生活中,虽然不常直接使用“互市牙郎”这一词汇,但在学*历史或参与某些传统市场活动时,可能会遇到类似的商业实践和角色。
在创作一首关于古代市场的诗歌时,可以这样使用:“互市牙郎穿梭忙,货物琳琅满目长。”
想象一幅古代市场的画面,可以看到牙郎在人群中忙碌的身影,听到市场上的吆喝声和交易声。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中间人角色也有不同的称呼,如英语中的“broker”或“middleman”,但“互市牙郎”这一特定词汇主要存在于**古代文献中。
“互市牙郎”这一词汇虽然不常用于现代语境,但它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对于理解古代商业活动和市场经济具有重要意义。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丰富我们的历史知识和文化素养。
1.
【互】
(象形。是一种绞绳用的工具。本义:绞绳用的工具)。
同本义。
【引证】
2.
【市】
(会意。金文字形,上面是“之”(往),下面是“兮”,表市场嘈杂声。本义:市场)。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古者神农作市,或曰祝融也。-市,买卖之所也。 、 《管子·乘马》-市者,货之准也。 、 《周礼·司市》-大市日昃而市,百族为主;朝市朝时而市,商贾为主;夕市夕时而市,贩夫贩妇为主。 、 《公羊传·宣公十五年》注-因井田以为市,故俗语曰市井。 、 《论语》-肆之市朝。 、 《孟子·梁惠王上》-商贾皆欲藏于王之市。 、 唐·白居易《卖炭翁》-市南门外泥歇。 、 明·刘基《卖柑者言》-置于市,贾十倍。
【组词】
市征、 市曹、 市声、 市人、 市吏、 市刑、 市司
3.
【牙】
(象形。金文字形,象上下牙齿交错形。“牙”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槽牙)。
大牙,臼齿。古时,当唇者称齿,在辅车之后者称牙。
【引证】
《说文》-牙,牡齿也。象上下相错之形。 、 《左传·隐公五年》。疏:“颔上大齿谓之牙。”-皮草齿牙。 、 《诗·召南·行露》-谁谓鼠无牙?何以穿我墉?
【组词】
牙祭、 牙疼咒
4.
【郎】
(形声。从邑,良声。从“邑”,表示与行政区域有关。本义:古邑名。在今山东金乡县境)。
古地名。春秋鲁邑。
【引证】
《说文》。按,鲁有二郎。-郎,鲁邑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