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5:21: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5:21:16
“无衣无褐”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没有衣服,没有粗布衣”。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生活极度贫困,连最基本的衣物都没有。
在文学作品中,“无衣无褐”常用来描绘社会底层人民的悲惨生活,如在古代诗词或小说中描述贫苦农民或流浪者的境遇。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能不常直接使用,但可以通过描述某人“连件像样的衣服都没有”来传达类似的意思。在专业领域,如社会学或经济学,这个成语可能被用来讨论贫困问题或社会不平等。
“无衣无褐”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古老,可能源自古代对贫困生活的直接描述。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含义和用法基本保持不变,但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可能有所下降。
在**传统文化中,“无衣无褐”常与儒家思想中的“仁爱”和“扶贫”观念相联系,强调社会对贫困群体的关怀和支持。在现代社会,这个成语也常被用来呼吁社会关注和改善贫困问题。
这个成语给人带来的是一种沉重和悲凉的情感反应,让人联想到贫困和无助的情景。它提醒人们关注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状况,激发同情心和社会责任感。
在个人生活中,这个成语可能不常直接使用,但在参与慈善活动或讨论社会问题时,可能会引用这个成语来表达对贫困问题的关注。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寒风中,无衣无褐的身影,是冬日里最深的哀愁。”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衣衫褴褛的人在寒风中瑟瑟发抖的情景。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寒风的呼啸声和人们无助的叹息。
在其他语言中,如英语,可能用“naked and bare”或“without a stitch of clothing”来表达类似的极端贫困状态。
“无衣无褐”这个成语深刻地描绘了贫困的极端状态,不仅在文学和语言学中具有重要意义,也提醒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关注和改善贫困问题。通过学和使用这个成语,可以增强对社会问题的认识和同情心。
无衣无褐,何以卒岁。
1. 【无】 (会意。据甲骨文字形,象一个人持把在跳舞。卜辞、金文中“无、舞”同字。本义:乐舞)。 同本义。
2.
【衣】
穿衣。
【引证】
《孟子·滕文公上》-许子必织布然后衣乎? 、 、 《韩非子·五蠹》-妇人不织,禽兽之皮,足衣也。
【组词】
衣紫腰金、 衣帛、 衣冠
遮盖;包扎。
【引证】
《易·系辞下》-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 、 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状》-裂裳衣疮。
【组词】
衣被海内、 衣饰、 衣覆
3. 【无】 (会意。据甲骨文字形,象一个人持把在跳舞。卜辞、金文中“无、舞”同字。本义:乐舞)。 同本义。
4.
【褐】
(形声。从衣,曷声。本义:用粗麻织成的袜子)。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玉裁注:“取未绩之麻,编之为足衣,如今草鞵之类。”-褐,编枲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