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13:31: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13:31:47
因势顺导 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根据形势的发展而顺势引导”。这个成语强调在处理事情时,应该根据当前的形势和条件,灵活地采取措施,以达到最佳的效果。它体现了策略性和灵活性的结合,是一种智慧的体现。
在文学作品中,因势顺导 常用来描述人物在复杂情况下的决策过程,如《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利用天时地利人和的策略。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用于建议某人在处理问题时要有策略,不要硬碰硬。在专业领域,如管理学或政治学,因势顺导 被用来描述有效的领导和决策技巧。
因势顺导 这个成语源自**古代的兵法和哲学思想,强调在战争或政治斗争中,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策略。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概念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成为一种普遍的智慧原则。
在文化中,因势顺导** 体现了“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即人与自然和谐共处,顺应自然规律。在社会实践中,这种思想鼓励人们在面对挑战时,采取灵活和适应性的策略。
因势顺导 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智慧和冷静。它让我联想到在复杂和不确定的环境中,如何保持清晰的头脑和灵活的思维。
在我的职业生涯中,我经常需要因势顺导来解决工作中的问题。例如,在一次项目管理中,原计划因外部因素受阻,我及时调整策略,最终成功完成了项目。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风云变幻莫测天,
因势顺导智者先。
水随山转流不息,
人心应变路自宽。
因势顺导 让我联想到一幅画面:一位智者在山川之间行走,随着地形的变化调整步伐和方向,背景音乐是悠扬的古琴声,传达出一种平和与智慧的感觉。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策略可以用“going with the flow”或“adaptability”来表达,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核心思想是相似的,即在变化中寻找适应和发展的方法。
因势顺导 是一个充满智慧的成语,它教会我们在面对复杂和多变的情况时,如何保持灵活和适应性。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这个成语提醒我要不断学和适应,以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挑战。
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
邦民非难治,又见贤使君严明如此,皆已存不犯有司之念。~,殆如反掌。
1.
【因】
(会意。从囗(wéi)大。大,人。甲骨文字形,象人在车席子上。本义:“茵”的本字,坐垫,车垫)。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朱骏声注:“囗大俱非义。江氏永曰:‘象茵褥之形,中象缝线文理。’按即茵之古文。江说是也。”-因,就也。
2.
【势】
(形声。从力,埶(yì)声。本义:权力;权势)。
同本义。
【引证】
《史记·货殖列传序》-富者得势益彰,失势则客无所之。 、 《明史·海瑞传》-有势家朱丹其门,闻瑞至,黝之。
【组词】
势家、 失势、 权势、 势子、 势利、 势任、 势利场
3.
【顺】
(会意。从页,从巛。页(xié),头。本义:沿着同一方向)。
同本义。
【引证】
《释名》-顺,循也。 、 《诗·鲁颂·泮水》-顺彼长道,屈此群丑。 、 《资治通鉴》-曹操自江陵将顺江东下。 、 《荀子·劝学》-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组词】
他顺着篱笆一直爬到大门边;顺流、 顺衽、 顺领、 顺绪、 顺数
4.
【导】
(形声。从寸,道声。“寸”与“手”意思相近。本义:以手牵引,引导)。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导,引也。 、 《素问》。注:“谓摇筋骨动支节。”-其治宜导引按轎。 、 《续汉书·百官志》。注:“择也。”-导官令本。 、 《后汉书·邓后纪》。注:“主导择米以供祭祀。”-导官。 、 《汉书·司马相如传》。郑氏曰:“导,择也。”-导一茎六穗于庖。 、 明·马中锡《中山狼传》-虞人导前,鹰犬罗后。
【组词】
导子、 导从、 导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