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1:57: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1:57:41
接二连三 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连续不断地接踵而至。它形容事情或**一个接着一个,连续发生,没有间断。
接二连三 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明确,直接来源于其字面意思的组合。在古代文献中,这个成语的使用已经相当普遍,如《红楼梦》中就有使用。
在文化中,连续不断的往往被视为一种趋势或预兆。例如,连续的好运可能被认为是吉祥的象征,而连续的不幸则可能被视为不祥之兆。
这个成语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紧张和期待。它让我联想到一系列快速发生的**,有时是积极的,有时是消极的,但总是充满动态和变化。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经在一次旅行中经历了接二连三的好运,从意外的折扣到意外的相遇,每一件事都让那次旅行变得格外难忘。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春风拂面,花开接二连三,
岁月如歌,美好不间断。
视觉上,我可以联想到一系列快速闪过的画面,如电影中的快节奏剪辑。听觉上,我可以联想到连续不断的鼓点或心跳声,增强紧张感。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 "one after another" 或 "in quick succession",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传达的意思相似。
接二连三 这个成语在汉语中是一个非常形象和生动的表达方式,能够有效地传达连续性和动态感。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它是一个非常有用的工具,能够帮助我更准确地描述和表达连续发生的**。
满屋子的手都拱起来,膝关节和腿关节~地屈折,仿佛就要蹲了下去似的。
贾宝玉因父亲做主娶薛宝钗,林黛玉因此夭亡,贾宝玉得知后也大病一场,他吵着要去拜祭黛玉的灵柩,家人不同意。迎春已经出嫁,而且受到丈夫的虐待。元妃不幸病故,贾府的事情接二连三的发生,人们也就没心顾及大观园的事情了
1.
【接】
迅速,敏捷。 同: 捷
【引证】
《荀子·大略》-先事虑事谓之接,接则事优成。
2.
【二】
(会意。古文字二用两横画表示,是原始记数符号)。
一加一的和。
【引证】
《说文》-二,地之数也。从耦一,会意。古文又从弋。 、 《易·系辞》。虞注:“谓乾与坤也。后世官书以贰为之,为防奸易。”-因二以济民行。 、 《论语·公冶长》-赐也闻一以知二。 、 《韩非子·五蠹》-大父未死而有二十五孙。
【组词】
二加四得六、 二府、 二太爷、 总数为二、 二形、 二难、 二仪、 二纪、 二氏、 二军、 二南、 二星、 二天
3.
【连】
(会意。从辵(chuò),从车。本义:人拉的车)。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连即古文輦也。-連,负车也。 、 《周礼·故书巾车》-连车组輓。 、 《周礼·乡师》-与其輂连。 、 《管者·海王》-行服连轺辇者。 、 《庄子·让王》。郑君、房君、司马君皆云:“读为辇。”-民相连而从之。 、 马王堆汉墓帛书《战国纵横家书》-[太后]曰:‘老妇持连而瞏(還)。’
4.
【三】
(指事。本义:数目。二加一的和)。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三,天地人之道也。从三数。 、 《广韵》-三,数名。 、 《庄子·齐物论》-二与一为三。 、 《老子》-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 《易·师》。荀注:“三者阳德成也。”-王三赐命。 、 《后汉书·袁绍传》。注:“三者数之小终。”-结恨三泉。 、 《易·需》-有不速之客三人来。 、 《国语·周语下》-纪之以三。 、 《战国策》-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
【组词】
三叉、 三木、 三节、 三学、 三衙、 三巡、 三休、 三脚猫、 三班六房、 三已、 三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