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9:00: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9:00:11
“万殊之妙”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各种各样的事物都有其独特的奥妙或美丽。这个词汇强调了世界的多样性和每种事物独有的特性。
“万殊之妙”这个成语源自**古代文学和哲学,强调了宇宙和生活中多样性的美。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文化和艺术领域,以表达对多样性和独特性的赞赏。
在**文化中,“万殊之妙”与道家的“万物一体”和儒家的“和而不同”思想相呼应,强调了和谐中的多样性。
这个词汇给人以积极、开放和探索的情感反应,激发人们对世界的好奇心和欣赏多样性的能力。
在我的旅行经历中,我深刻体会到了各地文化的万殊之妙,每个地方都有其独特的风景和人文。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山川河流,万殊之妙,每一滴水珠,每一粒沙,都有其故事,等待被发现。”
想象一幅多彩的画布,每一种颜色都代表一种独特的美丽,这就是“万殊之妙”的视觉联想。听觉上,可以联想到自然界中各种声音的和谐共存。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the beauty of diversity”或“the uniqueness of each thing”,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都传达了对多样性和独特性的赞赏。
“万殊之妙”这个词汇不仅丰富了我的语言表达,也让我更加欣赏世界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词汇能够提升我的文化素养和表达能力。
挟情适事,不观万殊之妙。
1. 【万】 原为中国古代鲜卑族部落名;后为复姓。
2.
【殊】
(形声。从攴(è),朱声。小篆字形。攴,分解后剩下的骨头。隶变为“歹”。本义:斩首,断其首身而死)。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汉令曰:蛮夷长有罪当殊之。-殊,死也。 、 《汉书·高帝纪》。注:“斩刑也。”-其赦天下殊死以下。 、 《庄子·在宥》-今世殊死者相枕也。
3.
【之】
(会意。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本义:出,生出,滋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之,出也。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有所之,一者,地也。 、 《礼记》。俞樾平议:“此之字乃其本义。未之者,未出也。”-如语焉而未之然。
4.
【妙】
(会意兼形声。从女,从少,少亦声。美妙少女。本义:美,好)。
同本义。
【引证】
宋·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尽所历妙。
【组词】
天镜之句为妙;妙巧、 妙香、 妙丽、 妙观、 妙引、 妙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