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8:18: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8:18:06
词汇“三妙音”在汉语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标准的成语或常用词汇。根据字面意思,我们可以推测它可能指的是三种美妙的音乐或声音。为了深入学*和分析这个词汇,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三妙音”字面意思是指三种美妙的声音或音乐。这里的“三”可能是一个虚数,表示多种或几种,而“妙音”则指的是悦耳动听的声音。
由于“三妙音”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可能较为有限。在文学作品中,它可能被用来形容某种特定的音乐或声音组合,以表达作者对音乐美感的赞赏。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除非是在特定的音乐或艺术讨论中。
由于“三妙音”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的词源和历史演变可能不太明确。它可能是由“三”和“妙音”两个词组合而成,用来形容特定的音乐美感。
在特定的文化或社会背景中,“三妙音”可能被用来形容某种传统音乐或特定场合的音乐,如**音乐、古典音乐等。
“三妙音”这个词汇可能让人联想到宁静、和谐和美好的音乐体验,给人以愉悦和放松的情感反应。
由于这个词汇不太常见,个人在生活中可能很少遇到与“三妙音”相关的经历或故事。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夜幕降临,星辰闪烁,三妙音随风飘荡,抚慰着疲惫的心灵。”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宁静的夜晚,星空中飘荡着美妙的音乐;结合音乐,可以想象一段和谐的旋律,给人以宁静和愉悦的感觉。
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但可以找到形容美妙音乐的类似表达。
“三妙音”这个词汇虽然不常见,但它体现了人们对音乐美感的追求和赞赏。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和运用这样的词汇可以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增强语言的细腻度和美感。
1.
【三】
(指事。本义:数目。二加一的和)。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三,天地人之道也。从三数。 、 《广韵》-三,数名。 、 《庄子·齐物论》-二与一为三。 、 《老子》-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 《易·师》。荀注:“三者阳德成也。”-王三赐命。 、 《后汉书·袁绍传》。注:“三者数之小终。”-结恨三泉。 、 《易·需》-有不速之客三人来。 、 《国语·周语下》-纪之以三。 、 《战国策》-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
【组词】
三叉、 三木、 三节、 三学、 三衙、 三巡、 三休、 三脚猫、 三班六房、 三已、 三五
2.
【妙】
(会意兼形声。从女,从少,少亦声。美妙少女。本义:美,好)。
同本义。
【引证】
宋·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尽所历妙。
【组词】
天镜之句为妙;妙巧、 妙香、 妙丽、 妙观、 妙引、 妙色
3.
【音】
(指事。从言含一。甲骨文“言、音”互用,金文、小篆在“言中加一横,表示所发之音。本义:声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音,声也。生于心,有节于外。谓之音。 、 《白虎通·礼乐》-八音。一说笙、祝、鼓、箫、琴、埙、钟、磬也。 、 《礼记·乐记》-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声成文,谓之音。 、 《左传·昭公二十一年》-夫音,乐之舆也。 、 《庄子》-鸡狗之音相闻。 、 宋·苏轼《石钟山记》-北音清越。 、 清·姚鼐《登泰山记》-鸟兽音迹。
【组词】
音颡、 音强、 音制、 音频
1. 【妙音】 指歌妓; 指美妙的乐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