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5:22: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5:22:00
摘要:这个词的字面意思是从较长的文本、文档或讲话中提取出的关键信息或主要观点的简短陈述。它通常用于总结全文的内容,使读者能够快速了解主要内容,而不需要阅读整个文本。
在文学中,摘要可能用于介绍书籍的内容,吸引读者兴趣。在口语中,人们可能会在讨论书籍或文章时使用摘要来概述其主要观点。在专业领域,如学术研究或商业报告,摘要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帮助读者快速判断文档的相关性和价值。
同义词:概要、总结、提要、简介 反义词:详述、全文、细节
同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在于强调的重点不同。例如,“概要”可能更侧重于整体的框架,而“摘要”则更强调提取关键信息。
“摘要”一词源自拉丁语“abstractus”,意为“抽取”或“提取”。在1*世纪引入英语,最初用于法律文件中,后来逐渐扩展到其他文本和语境中。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摘要变得尤为重要,因为它帮助人们在短时间内获取大量信息。在学术界,摘要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是评估学术论文质量的重要标准。
摘要通常给人一种简洁、高效的感觉。它让人联想到快速获取信息的能力,有时也可能让人感到信息被简化或遗漏了某些细节。
在学术写作中,我经常需要撰写摘要,这帮助我梳理和提炼研究的主要观点,同时也帮助读者快速了解我的研究成果。
在诗歌中,摘要可以被用作一种隐喻,代表从复杂生活中提取的简单真理。
摘要可能让人联想到简洁的图表或摘要式的音乐作品,如简约主义音乐,它们通过重复和简化的元素传达深刻的情感。
在不同语言中,如法语的“résumé”或西班牙语的“resumen”,摘要的概念和使用方式与英语中的“abstract”相似。
摘要是一个在多个领域都非常有用的工具,它不仅帮助人们快速获取信息,也是组织和表达思想的有效方式。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掌握摘要的技巧对于提高沟通效率和质量至关重要。
1.
【摘】
(形声。小篆字形,从手,啻(chì)声。本义:用手采下或取下)。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摘,摭果树实也。 、 《广雅》-摘,取也。 、 《新唐书·承天皇帝传》-一摘使瓜好,再摘令瓜稀。 、 三国魏·邯郸淳《笑林》-以摘之。 、 明·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摘而藏之。
【组词】
摘胆剜心、 摘肩儿、 摘青、 摘瓜抱蔓、 摘桃子、 摘棉花;摘苹果
2.
【要】
要点,纲要。
【引证】
《韩非子》-事在四方,要在中央。 、 《商君书》-故其治国也,察要而已矣。
【组词】
纪要、 扼要、 要谛、 要窍、 要归、 要本、 要端、 要令、 要义、 要机
计数的簿书。
【引证】
《周礼》。郑玄注:“要者,簿书也。考,谓考较其功。”-大役与虑,事属其植。受其要,以待考而赏诛。
【组词】
要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