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1:32: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1:32:51
水獭(学名:Lutra lutra)是一种生活在水边的哺乳动物,属于食肉目、鼬科。它们以鱼类为主要食物,具有流线型的身体和强壮的尾巴,适应于水中的游泳生活。水獭的皮毛非常浓密,有助于保持体温,尤其是在寒冷的水域中。
水獭一词源自古代汉语,其字面意思即为“水中之獭”。在古代文献中,水獭常被提及作为珍贵的皮毛来源。随着时间的推移,水獭的生态价值和保护意义逐渐被重视。
在许多文化中,水獭象征着智慧和机敏。在一些原住民文化中,水獭被视为水域的守护者。在现代社会,水獭的保护成为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议题。
水獭给人以活泼、灵巧的印象,常引发人们对自然界的好奇和喜爱。它们的形象也常与清洁、健康的水域环境联系在一起。
在我的童年记忆中,水獭是动物园里最吸引我的动物之一,它们的游泳技巧和互动行为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诗歌中,水獭可以被描绘为:
水獭在月光下翩翩起舞, 银色的波纹伴其左右。 它们是河流的精灵, 在夜幕下编织着生命的歌谣。
水獭的形象常与清澈的水流、轻柔的水声联系在一起,给人以宁静和和谐的感觉。在视觉艺术中,水獭的优雅姿态可以成为创作的灵感来源。
在不同语言中,水獭的名称和形象可能有所不同,但其作为水生动物的特性和生态角色是普遍认可的。例如,在英语中,水獭被称为“otter”,在日语中为“イタチ”(itachi)。
水獭作为一个词汇,不仅代表了
1.
【水】
(象形。甲骨文字形。中间像水脉,两旁似流水。“水”是汉字的一个部首。从水的字,或表示江河或水利名称,或表示水的流动,或水的性质状态。本义:以雨的形式从云端降下的液体,无色无味且透明,形成河流、湖泊和海洋,分子式为 H2O,是一切生物体的主要成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水,准也。 、 《释名》-水,准也。准,平也。天下莫平于水。 、 《淮南子·天文》-积阴之寒气为水。 、 《书·洪范》-五行一曰水。 、 《左传·桓公元年》-凡平原出水为大水。 、 《礼记·曲礼》-水曰清滌。 、 《荀子·劝学》-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众士慕仰,若水之归海。
【组词】
水铫、 水头儿、 水湿、 水蛊病、 水中丞、 水落归槽、 水喷桃花、 水镜先生、 水陆杂陈、 水廓、 水涡、 水馆
2.
【獭】
几种水栖的食鱼鼬科动物的任一种,主要属于几乎全世界都有分布的水獭属。
【引证】
《说文》-獭,如小狗,水居食鱼。从犬,赖声。 、 《吕氏春秋·孟春》-獭祭鱼。 、 《孟子》-故为渊殴鱼者,獭也。
【组词】
獭皮;海獭;獭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