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4:33: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4:33:44
“不关紧要”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某件事情并不重要,不值得特别关注或处理。它强调的是某事物的无关紧要性,即对整体影响不大,可以忽略不计。
在文学作品中,“不关紧要”常用来形容次要情节或人物,表明作者对其重要性的淡化处理。在口语中,人们常用这个词组来表达对某件事情的不在意或轻视。在专业领域,如法律或商业谈判中,这个词组可能用来指代那些不影响大局的小细节。
同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在于语气和强调的程度,例如“微不足道”更强调事物的极小或极不重要,而“不关紧要”则相对中性。
“不关紧要”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直接,由“不关”和“紧要”两个词组合而成,表示某事物不涉及重要的事项。在古代文献中已有使用,如《左传》等经典文献中可以看到类似的表达。
在**传统文化中,强调“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处世哲学,因此“不关紧要”这样的词汇反映了这种避免小事干扰大事的智慧。在现代社会,这个词组也常用于强调效率和重点,避免在不重要的事务上浪费时间和资源。
使用“不关紧要”时,往往带有一种轻松或不屑的情感色彩。它让人联想到对琐事的忽视或对重要事务的专注。
在日常生活中,我常常用“不关紧要”来安慰自己或他人,特别是在面对一些看似紧急但实际上并不重要的问题时。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岁月如流,不关紧要的烦恼,随风而去,留下心中的宁静。”
视觉上,“不关紧要”可能让人联想到被忽视的细节或被边缘化的事物。听觉上,这个词组可能与轻松的背景音乐相联系,传达一种放松和不在意的情绪。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insignificant”或“trivial”,它们在语义上与“不关紧要”相近,但在文化和语用上可能有所不同。
“不关紧要”是一个非常实用的词汇,它帮助我们在复杂的事务中区分主次,保持清晰的思维。在学*语言和表达时,掌握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我们更精确地传达思想和情感。
此事也不关紧要,因而吩咐祁知府从宽办结。
牛马同是哺乳动物,为了要‘顺’,固然混用一回也~。
1.
【不】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引证】
《韩非子·喻老》-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 《战国策·赵策》-老妇不闻也。 、 唐·杜甫《兵车行》-被驱不异犬与鸡。 、 明·魏禧《大铁椎传》-后遂不复至。
【组词】
不会、 不大、 不一定、 不古、 不勾、 不才、 不才之事
2.
【关】
(形声。从门,丱(guān)声。金文作“門”,象门里有门闩形,本象形字。小篆繁化,变成了形声字。本义:门闩)。
门闩。闩门的横木。
【引证】
《说文》-关,以木横持门户也。 、 《左传·襄公二十三年》-臧纥斩鹿门之关以出。 、 《史记·魏公子列传》-赢乃夷门抱关者也,而公子亲枉车骑,自迎赢于众人广坐之中。
【组词】
关牡、 关楗、 关龠
3.
【紧】
(会意。从臤(qiān),坚。从糸(mì),细丝。本义:缠丝急)。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紧,缠丝急也。 、 傅毅《舞赋》-弛紧急之弦张兮。
4.
【要】
要点,纲要。
【引证】
《韩非子》-事在四方,要在中央。 、 《商君书》-故其治国也,察要而已矣。
【组词】
纪要、 扼要、 要谛、 要窍、 要归、 要本、 要端、 要令、 要义、 要机
计数的簿书。
【引证】
《周礼》。郑玄注:“要者,簿书也。考,谓考较其功。”-大役与虑,事属其植。受其要,以待考而赏诛。
【组词】
要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