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4:49: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4:49:29
光电池是一种将光能直接转换为电能的设备,通常指的是太阳能电池。它利用光电效应,即光子撞击材料表面时能够激发电子形成电流的物理现象。光电池的核心部分是半导体材料,如硅,通过其特殊的结构设计来实现光电转换。
在专业领域,光电池是太阳能技术的关键组成部分,广泛应用于太阳能板、卫星能源系统等。在文学和口语中,光电池可能被用来象征清洁能源、环保意识或科技进步。
“光电池”一词源于对光电效应的科学发现。随着科技进步,光电池的材料和设计不断优化,从最初的硅基电池发展到多元化合物和*膜电池。
在全球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光电池作为清洁能源的代表,受到了广泛关注和政策支持。它不仅是科技发展的产物,也是社会对环境问题认识提升的体现。
光电池常让人联想到蓝天、阳光和清新的空气,带来积极、环保的情感反应。它象征着对未来能源解决方案的希望和乐观。
在日常生活中,光电池的应用越来越普遍,如太阳能充电器、太阳能路灯等,为个人生活带来便利同时减少碳足迹。
在诗歌中,光电池可以被描绘为“大自然的电池,无声地收集着太阳的馈赠”。
光电池的图像常与明亮的阳光、广阔的天空联系在一起,带来清新、活力的视觉感受。在音乐中,可能与轻快、明亮的旋律相联系。
在不同语言中,如英语中的“solar cell”,德语中的“Solarzelle”,都指代相同的技术和概念,体现了全球对这一技术的共同理解和应用。
光电池不仅是科技进步的象征,也是人类对环境责任感的体现。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和运用这一词汇,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现代科技与环境的关系,以及它们在文化和社会中的影响。
1.
【光】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火,在人上”。本义:光芒,光亮)。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光,明也。 、 《释名·释天》-光,晃也,晃晃然也。亦言广也,所照广远也。 、 《楚辞·九歌·云中君》-与日月兮齐光。 、 《淮南子·俶真》-能游冥冥者与日月同光。 、 《淮南子·本经》-日月淑清而扬光。 、 《易·观》-国之光。 、 《诗·小雅·庭燎》-夜未央,庭燎之光。 、 《史记·屈原列传》-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 《左传·庄公二十二年》-光远而自他有耀者也。 、 《国语·晋语》-光明之耀也。 、 《孟子》-容光必照焉。 、 晋·陶渊明《桃花源记》-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 清·邵长蘅《阎典史传》-有红光一缕起土桥,直射城西。
【组词】
阳光;灯光;反光、 色光、 晨光、 曙光、 光晃
2.
【电】
(形声。从雨,申声。本义:闪电)。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电,阴阳激耀也。 、 《五经通义》-电,电光也。 、 《谷梁传·隐公九年》。疏:“霆者,霹雳之别名。有霆必有电,故传云:‘电,霆也。’按,霆,电实同一词,后来歧为二义:其声曰霆,其光曰电。”-三月癸酉,大雨震电。震,雷也,电,霆也。
【组词】
电火
3.
【池】
(形声。从水,也声。本义:水停积处)。
水塘。
【引证】
《广韵》-池,停水曰池。 、 《中文大辞典》-穿地畜水,圆者曰池,方者曰塘。 、 《诗·大雅·召》-池之竭矣。 、 《诗·小雅·无羊》-或饮于池。 、 《礼记·月令》。注::穿地通水曰池。”-毋漉陂池。 、 《周礼·雍氏》。注:“谓陂障之水道也。”-掌沟渎浍池之禁。 、 《国语·周语》-囿有林池。 、 晋·陶渊明《桃花源记》-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 唐·贾岛《题李凝幽居》-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组词】
游泳池;池苑、 池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