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17:39: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17:39:49
光盘刻录机是一种电子设备,用于将数据写入到可记录的光盘(如CD-R、DVD-R、BD-R等)上。它通过激光技术在光盘表面刻录微小的凹坑,这些凹坑代表数据信息,可以被光盘驱动器读取。
光盘刻录机的概念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随着CD技术的成熟而普及。随着DVD和蓝光技术的发展,光盘刻录机的功能和性能也不断提升。
在数字存储技术不发达的时期,光盘刻录机是备份和分发数据的重要工具。随着互联网和云存储的兴起,光盘刻录机的使用频率逐渐降低。
光盘刻录机可能让人联想到数字化初期的技术革新,以及个人电脑时代的记忆。它也可能唤起对物理介质存储的怀旧情感。
在个人电脑普及的早期,许多人使用光盘刻录机来备份数据或制作音乐CD。随着技术的发展,这些设备逐渐被更便捷的存储解决方案所取代。
在诗歌中,光盘刻录机可以象征时间的流逝和技术的变迁:
光盘刻录机,时光的雕刻师, 在旋转的银盘上,刻下岁月的痕迹。
光盘刻录机的工作声音(如激光头移动和光盘旋转的声音)可能会唤起人们对过去技术的记忆。视觉上,光盘刻录机的设计和光盘的反射光也可能引起特定的联想。
在不同语言中,光盘刻录机的名称可能有所不同,但其功能和用途基本一致。例如,在英语中称为“CD/DVD burner”。
光盘刻录机作为一个技术术语,反映了数字存储技术的发展历程。尽管它在现代社会中的使用已经减少,但它仍然是了解技术演变和文化变迁的一个重要窗口。在学习语言和表达时,了解这类词汇的历史和背景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语言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1.
【光】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火,在人上”。本义:光芒,光亮)。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光,明也。 、 《释名·释天》-光,晃也,晃晃然也。亦言广也,所照广远也。 、 《楚辞·九歌·云中君》-与日月兮齐光。 、 《淮南子·俶真》-能游冥冥者与日月同光。 、 《淮南子·本经》-日月淑清而扬光。 、 《易·观》-国之光。 、 《诗·小雅·庭燎》-夜未央,庭燎之光。 、 《史记·屈原列传》-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 《左传·庄公二十二年》-光远而自他有耀者也。 、 《国语·晋语》-光明之耀也。 、 《孟子》-容光必照焉。 、 晋·陶渊明《桃花源记》-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 清·邵长蘅《阎典史传》-有红光一缕起土桥,直射城西。
【组词】
阳光;灯光;反光、 色光、 晨光、 曙光、 光晃
2.
【盘】
(形声。从皿,般声。皿,盘碗一类器具。本义:盘子,浅而敞口的盛物器)。
同本义。
【引证】
《列子·汤问》-及日中则如盘盂。 、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毛遂奉铜盘而跪进之楚王。 、 唐·李绅《悯农》-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组词】
盘羞、 冷盘、 茶盘、 盘儿、 盘器、 盘担
3.
【刻】
(形声。从刀,亥声。本义:雕刻,在木头上雕刻)。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刻,镂也。 、 《尔雅·释器》-金谓之镂,木谓之刻。 、 《礼记·哀公问》-器不刻镂。 、 《左传·庄公二十四年》-二十四年春,刻其桷,皆非礼也。
4.
【录】
(形声。从金,录声。本义:绿色金属)。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録,金色也。
5.
【机】
木名。桤木树。
【引证】
《说文》-机,机木。从木,几声。 、 《山海经·北山经》。注:“似榆,可烧,以粪稻田。”-单狐之山多机木。 、 左思《蜀都赋》-春机杨柳。
几案,小桌子。 同: 几
【引证】
《易·涣》。注:“承物者也。”-奔其机。 、 《庄子·秋水》-公子牟隐机大息,仰天而笑。 、 《左传·昭公元年》-围巾几(机)筵。
【组词】
机杖、 机案、 机筵、 机榻